文档介绍:外科学各论名词解释总结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病人主要表现,高热,脉快,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常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 剧烈绞痛。
消化道大出血:一次失血量达800ml以上,或约占总循环血量的20%,当收缩压<100mmHg,脉率>100次/分钟时,病人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转移性腹痛:是要见于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于上腹,在转至脐周,几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的固定部位。
Vater壶腹:约85%的人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下端膨大部分称~。
Grey-Turner征:在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
Cullen征:若出现在脐周,称~。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胰实质和胰管的不可逆慢性炎症,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
胰岛素瘤:是来源于胰岛B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但在胰腺内分泌瘤中却最常见。约95%良性。
胃泌素瘤:又称左格林—埃利森综合征,来源于G细胞,在胰腺内分泌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胰岛素瘤。60%~70%为恶性。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局限性的膨出,临床上以搏动性肿块胃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腹主动脉和颈动脉为常见。
周围动脉瘤:通常指主动脉以外的动脉区域发生的局限性扩张。
真性动脉瘤:瘤壁由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者称为~。
假性动脉瘤: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者称为~。
夹层动脉瘤:有内膜撕裂者称~。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以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为特点,瘤体一旦破裂常危及生命。
间歇性跛行: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因此又称“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又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生在大,中动脉,涉及腹主动脉及其远侧的主干动脉时,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又称Buerger病,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首先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多见,好发于男性青年。
动脉栓塞:是指动脉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堵塞,造成血流阻塞,引起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动脉栓塞5P:疼痛, 感觉异常, 麻痹, 无脉, 苍白。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614
深静脉通畅试验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指深静脉瓣膜不能紧密关闭,引起血流逆流,但无先天性或继发性原因,有别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功能不全及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能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后期则因血栓形成综合征,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泌尿
肾绞痛:由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输尿管扩张引起的疼痛,为~。
尿流中断:排尿中突发尿流中断伴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远端尿道,大多是由于膀胱结石在膀胱颈部形成球状活塞,阻断排尿过程而引起的。
真性尿失禁:又称完全性尿失禁,指尿液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
假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指膀胱功能完全失代偿,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尿不断溢出。
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频,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识控制而发生排空,通常继发于膀胱的严重感染。
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
晶体尿:是尿中有有机或无机物质沉淀,结晶,可见于尿中盐类呈过饱和状态时。
磷酸盐尿:是由于磷酸盐在碱性尿中沉淀而形成,通常见于餐后或大量饮用牛奶后,可间歇发生。
脓尿:是由于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是泌尿系感染的表现。
乳糜尿:呈乳白色,由于尿液中混有淋巴液,也可混有大量蛋白或血液。
肉眼血尿:为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一般在1000ml尿中含1ml血液即呈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为借助于显微镜见到尿液中含红细胞。
勃起功能障碍(ED):指持续或反复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
早泄:指性交时阴茎能勃起,但不能控制射精,阴茎插入阴道前或刚插入即射精。
血精:为精液中含有血液,通常继发于精囊的良性充血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