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2022/2/2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 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 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反思 1
有关数论的这部分知识是传统教学内容, 但教材在传承以往优秀做法的同时
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内容的划分, 还是从微观方面
——具体内容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有两点最深的体会:研
读教材,走进去;活用教材,走出来。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
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
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 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
如 a÷b= n 表示 a 能被 b 整除, b 能整除 a。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 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引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这样编排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 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一个脑筋急转弯, 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 的因数。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 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 15
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 18 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
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 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 能
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 30和 36的因
数,达到了巩固练****的目的。又明确了像 36 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
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在编排上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但这部分内容学生毕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本来计划因数与倍数 (12-14页)一节课讲完, 实际操作一节课只能揭示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12-13页)。下课后,与成老师交流,
1
她与我有同感。可从各种资料上看了许多教学设计, 都是在一节课讲3页, 我想,新内容概念多,一节课讲完,学生确实吃不消。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打
好前面的知识基础, 第二课时讲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以及一个数的倍数特征自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并且还有充足的时间对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倍数特征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