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很纳闷,怎么去了那么久,B 委屈的说,丫的,C 给我整
了一堆硬币,太重了,路上走的慢,都快累死我了。
对于 A 来讲,只是来说,它只是让 B 问 C 要钱,谁知道 C 给的是支票还是硬币。所
以,B 去要钱消耗的时间就很长。
所以,要想提高浏览器对服务器的访问速度,应该减少数据传递次数与数据传递的大
小。
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出了浏览器的 cookie
A 在 C 哪里存了 5 毛钱。
A 对 B 说,我在 C 哪里存了 5 毛钱,你去拿来我看看。B 跑去问 C 要了 5 毛钱回来
给 A 看。
过了一会,A 又对 B 说,我在 C 哪里存了 5 毛钱,你去拿来我看看。B 跑去问 C 要了
5 毛钱回来给 A 看。
过了一会,A 又对 B 说,我在 C 哪里存了 5 毛钱,你去拿来我看看。这次 C 烦了,对
B 说,你把钱放自己口袋里吧,等 A 要的时候,你来问我 5 毛的人民币有没有改版,没有
改版的话,你就直接把口袋里的 5 毛钱给 A 看就行了。
在这里 A 就相当于我们用户,B 相当于浏览器,C 是服务器。而 cookie 就是 B 的口袋,
当然了 cookie 的用处还很多。比如我们登陆一个系统,提示我们是否保存密码(有的还有
期限比如,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如果我们保存了,下次再访问登陆时,浏览器就已经帮我
们填写好了账户密码或直接帮我们登陆。那这个账户密码就放在我们浏览器的 cookie 中。
为什么要说上面的例子呢?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一部分性能测试是基于 B/S 架构系统
的,理解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递,有助于我们理解性能测试。
在性能测试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1. 性能测试的目的
首先要知道客户的要求。
1)客户有明确要求
这是一个好的结果,这说明客户对性能测试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们需要的系统要达
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如:系统要求同时满足 100 用户登陆,平均每个用户登陆时间不能超
过 5 秒。这个需求很明确,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不懂装懂的用户,提一些不现实的要求。不管怎么说,用户提要求了,这个比较容易,你可以对现系统做一次性能测试,至于,
是通过优化系统还是增加硬件设备才能达到要求。就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了。
2)只是想知道目前系统性能(容量测试)
可以把我们的目的就是求得最大用户数和最佳用户数。但是,这仍然是比较含糊的一
个需求,我们需要对系统做出分析,找出系统的压力点。
3)找出系统性能瓶颈
这个同样需要分析可能对系统造成瓶颈的逻辑业务,然后才能进行性能测试。
4)系统在长时间的压力下性能状况(强度测试)
这个一般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系统一旦上线,就有可能会长期处在大用户的访问
状态,可能以前没发现的一些问题就会暴漏出来。比较典型的就是内存溢出。
2. 性能测试的环境
确定了我们的测试目的,当然需要测试环境。这里的环境,我们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1)硬件环境
我们需要了解被测服务器硬件配置,用于加压客户端的机子配置,CPU 内存等。
2)软件环境
我们需要了解被测系统的架构,前端、中间件、服务器(这里指运行系统软件服务器,
如 tomcat)、数据库,以及他们的部署位置。
用于加压的客户端采用什么性能测试工具进行加压。
3)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很重要。在上面的几个目的中,除了找出系统性能瓶颈可以在广域网进行,
因为这个目的可以不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