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中医内科学——痫病.docx

格式:docx   大小:8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内科学——痫病.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2/26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内科学——痫病.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内科学——痫病
1、 癫痫相当于中医的病病,其病位在
肺、肾
心、肾
脑、心
肝、胃
脾、肾
2、 下列哪项不是癫痫的病因病机
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
先天因素
脑部外伤
外感六***
3、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对呆木,两 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面色苍白等。
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 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 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 作。
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 表现,有条件做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二)鉴别诊断
1 .痫病与中风典型发作痫病与中风病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 人等,但痫病有反复发作史,发时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 肢抽搐,或作怪叫声,可自行苏醒,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等症,而中风病则仆地无声,昏迷持续时间长,醒后常有半 身不遂等后遗症。
痫病与厥证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 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 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见症,临床上不难 区别。
痫病与痉证两者都具有四肢抽搐等症状,但痫病仅见于发 作之时,兼有口吐涎沫,病作怪叫,醒后如常人。而痉证多 见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恢复后,或 仍有原发疾病的存在。
要点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痫病的辨证首先要辨病情轻重,其次辨证候的虚实,再确定 病理因素,即风、痰、热、瘀。本病之病情轻重取决于两个 方面: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 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暂则病 重,间隔时间长久则病轻。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痰浊之浅深 和正气之盛衰密切相关。
痫病发作期多实,多由风痰闭阻,痰火或瘀热扰动神明;间 歇期多虚,或虚中夹实,常由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夹风夹 痰夹瘀所致,宜分而治之。
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 肢抽搐者,属风;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 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属痰;有 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 结,口臭苔黄者,属热;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 紫,口唇紫勾,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史者,属瘀。
(二)治疗原则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息风,开窍定 痫;平时病缓,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 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证治分类
1 .风痰闭阻证
证候: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 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 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 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 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证机概要: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 扰清窍。
治法:涤痰息风/ 开£亏XE痫。
代表方:定痫丸加减。
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 沥、石菖蒲、琥珀、茯神、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 参。
加减: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珍珠母 重镇安神。
辛热开破法是针对痈痰难化这一特点而制定的治法。痰浊闭 阻,气机逆乱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故治疗多以涤痰、行痰、 豁痰为***。然而痫病之痰,异于一般痰邪,具有深遏潜 伏,胶固难化,
随风气而聚散之特征,非一般祛痰与化痰药 物所能涤除。辛温开破法则采用大辛大热的川乌、半夏、南 星、白附子等具有振奋阳气、推动气化作用的药物,以开气 机之闭塞,破痰邪之积聚,捣沉痼之胶结,从而促进顽痰消 散,痫病缓解。
痰火扰神证
证候: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 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澧黄,病发后,症情 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苓、桅子、姜半 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 香。
加减:有肝火动风之势者,加天麻、石决明、钩藤、地龙、 全蝎,以平肝息风。
瘀阻脑络证
证候: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 -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 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 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证机概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赤芍、川葺、桃仁、红花、鹿香、老葱、地龙、僵 蚕、全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