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电镀废水COD超标问题及解决措施.pdf

格式:pdf   大小:17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镀废水COD超标问题及解决措施.pdf

上传人:q2299971 2022/2/26 文件大小:1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镀废水COD超标问题及解决措施.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镀废水 COD 超标问题及解决措施
1 前言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提供的检测数据,我国在三废治理方面有两项不达标:一
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是废水中的 COD。近年来,除油
这是电镀厂家前处理的传统工艺,其除蜡机理是在高温(70 ~ 90 ℃)下,利
用碱溶液对动、植物油污的皂化作用及对矿物性油污的乳化作用,将工件表面的
油污除去。工件除油后的油污经皂化、乳化后溶于水中,不容易分离,一起排入
废水中,其皂化物和乳化物都影响废水中的 COD。

2. 1. 6 低温碱性除油
上世纪 80 年代,国外为了提高表面处理质量,节约能源,改善工人操作
条件,保护环境,除油处理主要向低温、高效、低毒方向发展。为了降低高温碱
除油的能耗,提高其除油效果,开发了低温碱性除油工艺。其主要成分是碱、表
面活性剂、清洗促进剂和缓蚀剂。其碱性组分与高温碱性除油相同,表面活性剂
选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除油机理并不排除除油溶液中碱对油污
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但主要是借助除油溶液中的表面活
性剂对金属表面油污的润湿、渗透、卷离和扩散作用,使金属表面的油污离开金
属表面并漂浮于液面而除去。依据此机理,可以通过对碱、表面活性剂、清洗促
进剂和缓蚀剂的合理选择和组合,达到最佳的协同效应,使其在低温(20 ~ 50 ℃)
下发挥优良的除油效果。除油剂的发展从皂化型、乳化型到新的卷离型,溶液的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断得到提高。由于油污被卷离而悬浮于液面,大部分可被刮
除,所以己烷化合物大为减少,COD 大大降低,废水处理量大为减轻。若为除油
槽配套油水分离槽或油水分离机,除油槽中的油污几乎都可被分离除去,一方面
可延长除油液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电镀质量,另一方面可使废水中的 COD 降
得更低。

2. 1. 7 无磷低 COD 除油粉
这是根据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在低温碱性除油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电镀前处理清洁生产产品。其除油机理与低温碱性除油粉相同,除油槽同样可以
配套油水分离槽或油水分离机将除油溶液中的油污分离除去,而且由于除油溶液
无磷、低 COD,因此更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除蜡方面,因为抛光工件采用剥离型除蜡剂除蜡后,其蜡垢主
要由于剥离而沉入槽底,可以通过定期清理槽底或过滤而除去,从而大大降低了
对废水 COD 的影响。因此抛光工件除蜡应首选剥离型除蜡剂。在除油方面,因
为低温碱性除油粉和无磷低 COD 除油粉都属于卷离型除油粉,零件及制品表面
的油污在除油过程中被卷离、分散、凝聚后漂浮于溶液表面,容易采用油水分离
槽或油水分离机连续过滤除去。既可保持除油溶液洁净,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电
镀质量,又可避免油污进入废水。因此,工件除油应该选择低温除油粉。当然,
最好是选择低温无磷低 COD 除油粉。

2. 2 油水分离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