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联合,从培育优秀行为习惯下手,
少年少儿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育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 1)
从小培育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培育方案和不良习惯的改正方案,
做到优秀习惯的培育和不良习惯的改正相联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联合上商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
养门路。
一、创建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气氛
创建优秀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耳濡目染地遇到劳动教育。比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创建劳动教育气氛,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耳濡目染和拥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课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能够悬挂相关劳动的名人名言。校内黑板报等也能够充足地利用,鼎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认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乞降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优秀气氛,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此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联合。如能够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现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增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浸透性。
二、创建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气氛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实行大纲的要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所以除学校创建热爱劳动的环境气氛外,在班级也能够创建热爱劳动的环境气氛。如班级的部署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能够环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展开一些相关劳动的活动,如展开“每日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伍”等活动。各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不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亲母亲,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少儿。同时班上还能够展开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展开“学习身旁人,评点身旁
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荣耀”思想意识扎根学
生内心。
.
三、创建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所以他总要在必定的环境中生计。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
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
此,需要家长的亲密配合。所以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时机,让他们试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实时引
导,勇敢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候孩子学会劳动。
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采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优秀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育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
长要为孩子创建合适他们劳动的空间。比方低矮的家具搁置孩子的物件,让孩子自
己取放整理,充足发挥自主劳动的踊跃性。
D、给孩子优秀的内心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觉劳动的快乐,以鼓舞为
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
胜任劳动。能够用游戏的口吻指引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究竟。提出要乞降任务,成员要形成一致战线,坚
持贯彻究竟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会劳动。拟订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
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散带来的结果,促进孩子最后爱劳动,自觉劳动。
四、增强举措,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必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只要做出楷模,还要实时地规范
学生的劳动行为。
一是要增强预防,防微杜渐,实时纠正不良行为。
二是要实时鼓舞夸奖。
三是要顺序渐进。依据学生年纪及心理特色,在学校教育、教课各个环节中
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习惯的行为训练。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固的习惯,
行为训练要频频进行,锲而不舍,训练内容转动进行。第一学期,今年级学生应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仔细做好值日生”、“捡起身旁的一张纸”为主;第二
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下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热爱劳动
教育,调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