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安静得犹如家乡的小城,恒久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接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议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沟通沟通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起先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肯定是正常状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剧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全部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忧考不到好成果,“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覆盖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很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略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照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照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细致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始终学啊学……
我喜爱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安排性特别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的努力去复习。我始终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爱把自己装扮得漂美丽亮的,让自己拥有漂亮的当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嬉戏,玩到我满足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溢期盼与惊异的事情,这或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知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许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果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幻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行抗拒的。询问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高校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静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许多的笔记及留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始终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