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距离保护的原理;
2. 熟悉接地距离保护的多边形特性和相间距离保护的圆特性;
3. 掌握距离保护的逻辑组态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
相间距离保护采用圆特性的阻抗元件。相间阻抗元件由ZAB、ZBC、ZC”,在输电线路实验系统的故障模拟区中按下相间(AB,BC或CA)短路故障实验按钮进行输电线路的相间距离I段保护实验。
,在WXH-825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的“报告”中记下相间距离Ⅰ段保护动作时保护动作信息,并制作相应的表格。
8. 记录保护动作信息后,可改变实验定值进行多次实验。
Ⅱ段,Ⅲ段保护实验时将”故障点选择”旋转到位置Ⅱ,其他步骤同Ⅰ段。
相间距离保护
保护整定值
保护动作值
故障相间电抗Xd
故障相间电阻Rd
故障测距
相间距离保护Ⅰ段
相间距离保护Ⅱ段
相间距离保护Ⅲ段
实验二 三段式电流电压方向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
。
二、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
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一般用于单电源出线上,对于双电源辐射线可以加入方向元件组成带方向的各段保护。反时限对于任何相间故障,包括接近电源的线路发生故障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切除,但保护的配合整定比较复杂,主要用于单电源供电的终端线路。
WXH-825装置设三段电流电压方向保护。每一段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及方向元件均可单独投退,通过分别设置保护软压板控制这三段保护的投退。其中电流电压方向Ⅰ段可以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闭锁重合闸。过流Ⅲ段可通过控制字YSFS选择采用定时限还是反时限,(若为0,则过流Ⅲ段为定时限段,若为1~3,则过流Ⅲ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反时限段),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4)和英国标准规范()的规定,本装置采用下列三个标准反时限特性方程,分别对应延时方式的1~3。
反时限特性方程如下:
一般反时限: (1)
非常反时限: (2)
极端反时限: (3)
上式中,Ip为电流基准值,取过流Ⅲ段定值Idz3;Tp为时间常数,取过流Ⅲ段时间定值T3,~1S。其中反时限特性可由控制字YSFS选择(1为一般反时限,2为非常反时限,3为极端反时限)。
方向元件采用90°接线,按相起动。为消除死区,方向元件带有记忆功能。动作的最大灵敏角可以通过控制字选择为-45°或者-30°,动作范围120°~-30°或者105°~-45°。方向元件动作区域如图5-6所示:
图5-6 方向元件动作区示意图
逻辑原理框图如图5-7所示:
图5-7 三段电流电压方向保护原理框图
三、实验内容
1.首先将线路保护实验台控制回路接好,用导线将端子“合闸回路”两个接线孔短接,将端子“跳闸回路” 两个接线孔短接。合上“控制开关”和“电源开关”,使实验装置上电,保护装置得电启动同时实验装置停止按钮亮。
,按下启动按钮,此时面板上的转换开关处于单机状态,,然后合上输电线路保护实验台的控制电源开关和Ⅰ、Ⅳ母电源开关,合上线路保护实验台面板上的QF4、QF5、QF9。
3.按下启动按钮,旋转“Ⅳ母电压切换”转换开关检查系统进线电压是否正常,根据实验需要合断路器连接线路,此时线路实验装置为双端供电,两侧的线路保护装置都已启动,可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实验,左边的保护装置跳左边的断路器QF9,右边的保护装置跳右侧的断路器QF5。
“故障点选择”旋转开关,可选择d1或者d2保护实验,并把两侧转换开关都打到就地位置。
:进入装置菜单“定值”→“定值”,输入密码后,进入→“电流Ⅰ段保护”→ 按“确认”按钮,进入定值修改界面,如:
电流I段定值 Idz1 A
-30°灵敏角投退 ALM 1
电流Ⅰ段电压投退 UBS 1
电流Ⅰ段方向投退 DBS 1
闭锁重合闸 BScHz 1
Ⅰ段保护的软压板投入(“定值”→“压板”,输入密码后,进入→“电流Ⅰ段保护”,将其保护软压板投入后→ 按“确认”后显示“压板固化成功”),其他所有保护的硬压板和软压板均退出。
”故障点选择”旋转到位置Ⅰ(或者Ⅱ),在输电线路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