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红色管理有那些特点
1. 系统完整性。西方管理学大师很多,他们通过提出一种理念,研发一套工具,甚至写一本管理畅销书,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成为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在管理思想史上留下一笔。
不过,作为一名实际领导者,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能只靠红色管理有那些特点
1. 系统完整性。西方管理学大师很多,他们通过提出一种理念,研发一套工具,甚至写一本管理畅销书,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成为有影响的管理学家,在管理思想史上留下一笔。
不过,作为一名实际领导者,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能只靠一套理论、一种工具或一本书,而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管理办法,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打理好。从逻辑上来讲,来自成功实践的管理体系一定是系统的、完整的。越是巨大的成功背后越应该有丰富的理论宝藏。红色管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军、治国宝贵经验的总结,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正确的方针原则,又有具体的方法工具,是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的一整套理论,可以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近些年来,国人向西方学管理有明显的跟风现象:在国外引起轰动的一些管理理念、工具,几乎第一时间被引进,媒体大加推崇,管理者竞相埋单,很快风靡全国,洛阳纸贵。不过没过多久,就被更新的更时髦的所取代。管理“热点”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年。一路跟风学下来,许多管理者反映,西方有些理论初学时确实给人启发,使用后也能收到一点成效。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时间久了却发现,好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狗熊掰棒子”式的学习方法不行。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靠“一招制胜”,也不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配套的解决方案,而这恰恰是红色管理的主要优长之一。
2(根基深厚。西方管理理论大多为管理学家个人的研究成果。各位大师的学术背景与阅历不同,关注的管理领域不同,研究问题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角度也不一样。虽然许多人在构建理论体系时,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注意对实际经验的吸纳,但从总体上说,这些研究显得零碎,不自觉也不深入,进而影响其理论的根基。
相比之下,红色管理有两个深厚的基础。一是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红色管理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本土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适价值,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红色管理这棵大树根植于无比深厚的理论“土壤”中。二是实践基础,红色管理是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管理经验的概括总结,凝聚了几代中国领导人的集体智慧。党的事业在延续,管理实践在发展,有如永不干涸的清泉,不断滋养着红色管理这棵大树,使之生意盎然,青春常驻。
根基深厚有什么好处,做过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不难体会。现在不少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要培育企业文化,就需要提炼公司理念。可理念并非空喊口号,必须有所依托;理念形成后,还需要向广大员工宣传贯彻,使之深入人心,这都涉及到理论问题。近几年价值观管理很时髦,常被一些管理者挂在嘴边。可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为什么要倡导某些价值观而反对另外一些价值观,人的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又是如何被改变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理论。实际上,价值观受人生观支配,人生观又受世界观影响。离开人生观、世界观去谈价值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讲不清楚。而马克思主义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