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桥梁监控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8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监控方案.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2/28 文件大小:8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监控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
跨沪蓉铁路立交桥连续梁
施工监测方案

衡阳市恒德工程质量检测
2015年5月31日
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车道数:双向四车道
3、路基宽度:
4、设计速度:80km/h
5、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6、铁路界限:双层集装箱运输桥隧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8。2m
7、地震作用: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为6度),桥梁进步一级设防.
8、设计基准期:100年.
。4 连续梁跨度立面图
图1—1 连续梁跨度立面图


互通区位于小清垭背斜南侧,岩层产状210°∠10°至160°∠25°,未见明显的断裂痕迹,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新构造运动以间歇式抬升、差异剥蚀为显著特征,程度向运动微弱,断裂构造发震活动较弱,近代无强震记录,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
1。3。2水文地质条件
互通区地表水系较发育,有一小型河流—旗杆河从互通区流过,水量呈季节性变化,总体流量不大,其余冲沟多为季节性流水,主要承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承受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地下水水量较丰富。
根据区域水温资料及工点试验资料,互通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构造具微腐蚀性。
1。3。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视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相应地震根本烈度为VI度。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那么》(JTGTB02—01—2020),该互通区桥梁抗震设防类别均为B类,可只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3。
互通区未见明显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地质工程问题是因沪渝高速和宜万铁路的修建,部分存在近期人工填土,对地基稳定性及根底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2监控目的、内容及施行方法

桥梁施工控制是桥梁建立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在施工中的每一阶段,构造的内力和变形是可以预计的,同时通过监测手段可以得到各施工阶段的构造的实际内力及变形,从而可以跟踪掌握施工进程和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防止成桥后调整困难。通过监测主墩和主梁构造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偏移、变形和应力,来及时理解构造实际行为,,其次保证构造的空间位置、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为大桥安全、顺利地建成提供技术保障。
本次监测控制的目的详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测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偏移、挠度等情况,确保构造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桥梁成桥桥面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2.测试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梁的应力状况,掌握施工过程中箱梁内力,使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过大的不合理内力及剩余力、裂缝,应对其主要截面进展内力监测.
3.通过所获得的连续梁在施工各阶段中变形、应力的综合信息,进展施工的日常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展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工.
2。2监控主要内容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展施工控制,主要包括构造高程控制、构造偏移及挠度监测、钢筋及混凝土应力测试、施工过程温度变化影响等,主要对箱梁在浇注过程中,在每个块件的前端顶、底板设置几处观测点,以测量每个阶段的标高变化,控制节段的预拱度,还有对已建成部分的桥箱梁的偏移、应力进展测试评定。
2。3总体施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构造刚度、梁段的重量、施工荷载、砼的收缩徐变、温度和预应力等。求施工控制参数的理论设计值时,都假定这些参数值为理想值。为了消除因设计参数取值的不确切所引起的施工中设计和实际的不一致性,我们在监测过程中对这些参数进展识别和预测。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方进展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展调整。详细流程见图2-1。
图2-1 施工监控流程图
1.设计参数识别
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偏移和应力应变)实测值和理论值的比较,和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
2.设计参数预测
根据已施工梁(墩)段设计参数误差量,采用适宜的预测方法预测将来梁段的设计参数可能误差量。
3.优化调整
施工控制主要以控制主梁、墩标高和控制截面尺寸、弯矩为主,优化调整也就以这些因素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