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螳螂捕蝉 (4).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螳螂捕蝉 (4).doc

上传人:bkeck 2022/2/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螳螂捕蝉 (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螳螂捕蝉
备课思路: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10.螳螂捕蝉
备课思路: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擅长考虑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提醒寓意的语句,围绕详细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害”,从而深化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道理。
教学时应注重教材的整体性,以学生为主,引导自读自悟,将读、写、议严密结合,突出重点,理解寓意,,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达合作式学****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展;倡导个性化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表现课文。同时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才能.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络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无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无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活小故事及相应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欣赏了词《如梦令》、《渔歌子》,今天我们继续接触中国古代寓言《螳螂捕蝉》。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字
“螳”、“螂",学生自主阅读。
  2。充课题,明白出处.
  是一个八字成语。你能将它补充完好吗?螳螂捕蝉,( )指名说。点明出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
 3.小故事,大道理.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设计意图:注重教材的衔接,注重整个单元课文的联络,使学生可以在本单元的学****中感受祖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顺课文。
2. 检查。
出示:(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害 恍然大悟
3。指名学生读词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