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死亡与生活议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死亡与生活议论文.docx

上传人:文秘资料站 2022/2/28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死亡与生活议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死亡与生活议论文
若干年前,我做过一个“无聊”的测试题,题目是:面对你的死亡。问题包括:你第一次亲眼见到的死人是谁?你最厌恶自己死亡的哪一面?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倘若人们告诉你,你已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你会怎样安度时日,直至死去?倘若死亡与生活议论文
若干年前,我做过一个“无聊”的测试题,题目是:面对你的死亡。问题包括:你第一次亲眼见到的死人是谁?你最厌恶自己死亡的哪一面?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倘若人们告诉你,你已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你会怎样安度时日,直至死去?倘若你已结婚,你想比你的配偶活得更久吗?倘若你有选择余地,你会喜欢哪一种死亡?倘若你有选择余地,你会何时去死?你愿意为谁或为什么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备选答案中选择完毕后,我忽然发现,整个测试题竟然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才明白了这个测试的答案——真的就像题目那样简单:面对你的死亡。那一天,我在书架上看到了《生命的肖像》。它记录了一些人的生与死,他们中有科学家、作家、银行家、医生,甚至还有几岁的孩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何差异,摄影师对他们的记录大多是两张黑白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是他们死亡后的表情以及一段不长的文字,那是根据他们生前在临终关怀医院的采访记录整理下来的故事。
封面和封底是其中的一位主人公——一个1岁多的小女孩。在有关她不到5页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母亲的痛苦与不舍。在此之前孩子的知觉已经几乎没有了,大部分是在靠药物维系着生命。尽管在母亲看来她走得并不平静,但是在那张记录孩子死亡后表情的照片上,一点儿也看不到痛楚。
文章的标题是:“至少她来过这个世界。”我倒更相信摄影师瓦尔特观察中得来的经验:“新生婴儿的脸上表情都很恐怖,而人在死亡前后的脸上表情却很安详。”记起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里对“I am born”的解释——英文是被动态,直译成中文是“我被出生了”。我的生命起点不在我自己的手里,不是由我决定的。
不过,我并不认为摄影师的经验适用于所有人。你会发现,书中记录的人物的脸上,有不甘心、平静、满怀希望,也有绝望、放弃、哭泣、害怕,还有深深的哀伤。
曹女士是瓦尔特采访的一个病人。她住进临终关怀医院前,已经大约10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但她表现得一直非常乐观。她常常笑,很少抱怨,她很有耐心,态度泰然自若。因为她已经不止一次地面对过死亡了,她保证说,她不害怕死亡。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