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143“伏安法”测电阻.doc

格式:doc   大小:46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3“伏安法”测电阻.doc

上传人:brozn 2022/2/28 文件大小:4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3“伏安法”测电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四章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 张军
一、教学目的

(1)在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中,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稳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3)在实是我们在以前做实验时常用到的,?
生:制定方案和设计实验。
2、制定方案和设计实验
师:请同学分组进展讨论,设计方案,并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讨论电路图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和其他组的同学进展交流,比照各自的设计。
生:分组进展讨论,画出测量电路图。
师:每个小组将自己小组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生:各组有代表上黑板画出电路图。(画图后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而没有使用滑动变阻器,另一种较完好,接进了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如右图所示)
师:哪一种电路图的测量效果更好呢?分别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解答。
生1:只要能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由R= 算出电阻的值。不用滑动变阻器也可以。
生2: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测量多组数据。
师: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中的电流和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灯泡电阻。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用呢?
师生共同分析:前一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而只能计算一个电阻值,这样的数据有很大的偶尔性。后一个电路中,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我们认为灯泡的电阻是不变的,当电流改变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进步物理量的测量准确度。“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电路中接入滑支变阻器是非常重要的。
说明:不同的小组设计的电路可能不同,正确的电路,可以完成测量活动的不要强迫改动,设计有错误的小组老师要进展指导,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改正。不标准的电路图要进展标准。
师:在本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以进展屡次测量。如今我们需要一个计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大家动手设计一个表格。
可参考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的亮度
1
微弱发光
2
灯泡暗红
3
正常发光

……
3、进展实验,搜集数据
师:进展实验时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4.正确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并能正确选择适宜的量程;
5.连接好电路后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开关.
学生分组进展实验,老师在巡回指导,观察到不标准的操作时及时纠正。
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阻值先由大变小,在灯丝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时各测一次电流值和相应的电压值,组内的同学分工协作,。为减小实验误差,采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R=
说明:这个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电路的连接问题、开关的状态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电路连接,测量的动作,数据的读取,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处理等,出现问题及时指导。
4、分析和讨论
师:各实验小组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彼此的实验数据,讨论一下灯丝的电阻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是否一样:随着灯丝发光亮度的增加,你测出的电阻值是增加还是减小?
生:随着灯丝发光亮度的增加,测出的电阻值也增加。
师:这说明灯丝的电阻跟灯丝温度上下有什么关系?
生:灯丝的温度高灯丝的电阻也增加,灯丝的温度降低灯丝的电阻也减小。
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连接好电路时灯泡却不亮、电路接触不良等等,要学会尝试自己去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解决。我们在理论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遇到问题时要勇于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力求解决它.
说明:一方面要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讨论不同小组的数据差异问题,防止数据抄****凑数等现象。
(四)知能应用
1、用       和        测电阻的方法叫        法,其原理是        。
2、用伏安法测灯泡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作用是        ,改变被测导体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三次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