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最新急诊分诊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急诊分诊论文.docx

上传人:sunny 2022/2/2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急诊分诊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诊分诊论文
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作用
目     录
 
摘要………………………………………………………………I
第一章绪论………………………………………………………1
第一章国内外急诊分立的预先专业存在,急诊医生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急诊医学,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带着各种病症来急诊科的病人是不分科的,需要急诊医生具备处理各类医学急诊的能力,医疗机构只需要提供一组医生来解决所有医学急症。
 

 
大多数病人就医时都存在一种想法,我看的是急诊,对急诊的理解是字面上的“急〞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疗,每位病人都认为自己的病是最重的,是最应该优先得到医生救治的。分诊护士将病人安排在相应诊室内就诊,有时会由于病人救治等候时间稍长,对于分诊护士安排有潜在危险的病人提前就医感到不满意,与医护人员发生医疗的争吵,引发医患矛盾,甚至有的病人在被告知排队就诊的当时就对分诊护士出言不逊,将所挂的急诊号撕碎扔给分诊的医护人员后,转身离开医院,多数病人不清楚急诊分诊的意义,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一个中国人在加拿大居住时,脚发生扭伤,到急诊看病,护士分诊后,他等了两个小时,仍然没有见到医生,他就找到护士说自己胸口不舒服,护士再次为他做了检查后,安排他很快见到了医生,在医生那里他说了实际情况后,医生让他到候诊区域内继续排队候诊,所以急诊的“急〞字是针对那些确实存在急性危重病情而提出,是急着处理那些患有高危病情患者的,并不是中国汉字的字面意思,由于各个方面以及媒体的宣传不到位,以及中国人的观念的不同,引发了老百姓甚
至一些医务人员对急诊的不理解,导致各种类似的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材料
 
我院急诊科分为留观室、抢救室、观察室,连续性纳入2022年11月-2022年4月份急诊内外科患者就诊患者为对照组1975例,其中有16例来诊后被分流到门诊就诊。2022年5月-2022年11月为试验组1951例,其中30例患者来诊后被分流到门诊就诊,进行非同期的临床干预对照研究。
 

 

分诊台配备有测量生命体征所需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如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心电图机、简单的止血包扎工具等帮助分诊护士判断患者病情。
 
常规的急诊分诊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分诊,分诊护士凭借经验和认知收集资料,测量生命体征,询问个人史、既往史、过敏史等进行分诊记录,根据分诊护士的判断,必要时进行血糖、ECG检查,将患者分成危重患者和一般急诊患者,判断为危重患者直接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而普通急诊患者按先后顺序安排就诊次序。
 
急诊分诊标准分诊方法
根据急诊科常见的19种病症和体征,结合国内文献针对患者的具体主诉和体征进行评定并分级。即对创伤、非外伤性腹痛、非外伤性胸闷胸痛、过敏、中毒、哮喘/COPD发作、发热、高血压、非外伤性头晕头痛、高血压、呕血/咯血或黑便、抽搐、血尿/尿急/尿痛、误服异物、疼痛、手脚麻木或乏力等十几个常见的病症和体征进行等级评定,制定分诊标准以此为分诊依据和准那么。
 

建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均录入数据库。。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或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提示方差齐,采用t检验;假设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检验后提示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  果
 
 两组危重患者和一般急诊患者候诊时间比拟
 
经正态检验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呈偏态分布,故用秩和检验。对照组中的危重患者候诊时间和实验组中的I类患者比拟,结果显示,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重患者候诊时间和实验组中的II类患者比拟,结果显示,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的一般急诊患者候诊时间分别和实验组中的III类、IV类、V类患者的候诊时间比拟,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组间两两比拟,III类与W类、III类与V类患者组间,p<,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V类与V类患者两组间,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危重患者和一般急诊患者候诊时间比拟
组别
分类(n)
中位数(min)
对照组
危重(84)

一般(1875)

实验组
I类(4)

II类(87)

III类(379)

N类(563)

V类(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