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河北省有效对接北京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思路3800字
[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对河北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进一步提出河北省有效对接北京第二机场是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目前,京津的城镇化率已达80%以上,河北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强与京津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找发展机会。其中,北京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为河北省加快发展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对于河北省目前较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场衔接问题明显,缺乏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北京顺义第一国际机场为例,因为对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过于滞后,导致首都机场工作人员生活区与工作区隔离。地铁未通,楼宇先行,公路未达,入住先行。首都机场生活区与工作区相互隔离,严重削弱临空经济的辐射能力和集聚能力。
(二)工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配套功能较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在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历史上,由于各地政府倾向于短期经济效益,年度GDP的快速增长。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产业规模化增长,而忽略产业的升级改造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忽视相应的城市功能配套,导致我国大多数临空经济区周边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三)城市配套功能普遍较弱。尤以北京第一国际机场为例,临空经济区内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旅游、金融、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甚至临空经济区内尚无直接为大型高端科技企业提供相关的科研培训机构,适合商务人士休息住宿的中高档居住社区也严重匮乏,公共服务质量严重低下,无法满足高端企业管理人员、航空从业人员的生活需要,难以吸引各类人才,从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缺乏错落有致的产业群,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当前,首都机场周边区域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经济,单个经济严重,周边产业与航空经济关联性低,缺乏国际临空意识。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导致顺义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第二机场的发展规划离不开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只有形成完善的产业群,高中低端产业链条协同发展,才能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拉动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保持持久发展的动力。
三、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政府统筹规划,资源合理配置。英国爱尔兰香农机场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合理利用外资,关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周边地区积极大力发展航空配套产业,有效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纵向产业链条。上海浦东机场在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后,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人员等经济要素成本比上海低,江苏省努力做好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推进实施低端产业空间置换措施,充分利用浦东机场的优势。天津航空城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积极发展航空制造、维修、物流、教育、商业等产业,逐步形成配套完整的国际化航空产业基地。
(二)有效对接北京,合理布局产业。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机场和达拉莫机场周边的北卡州三角园区在国际上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园区内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国际著名企业均在此设立研发机构。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的“一市两场”格局,以浦东机场为核心的国际临空经济区和以虹桥机场为核心的国内领空经济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