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周娟
[摘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自古就是中西方法学所讨论的热点,围绕着两者之间的关系,西方法学诞生了许多的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自然法和分析法为代表,而在中国的法律进化中,主要表如今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儒家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表如今法律和道德的一致性,即目的一样,法律和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受经济根底的制约,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历史性,它们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法律和道德同属于社会精神文明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途径,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作用也不一样。以我年代,统治者一般比较重视道德的作用,以感化被统治者,然而在暴乱的年代,统治者会更多的采用法律手段来镇压对抗,可以看出道德是法律的根底,法律是道德的屏障,法制不健全,社会秩序紊乱,导致道德沦丧,反之,假设法律公正严明,平等,同样也可以促进道德教化作用,同时,法律对道德的施行也起到辅助作用,道德通过社会言论和个人信念保证法律的遵守,同时也可促进司法和执法的公正。道德是预防犯罪的手段,刑罚那么是事后的惩罚,道德教育的宣传也可减少犯罪率。一般来讲,违法犯罪的人,有的虽然法律观念不强,但更多的是道德沦丧如杀人,抢劫,纵火等犯罪,大多没有人权观念。盗窃的犯罪大多是想不劳而获,而贪污,渎职等是没有社会责任心或职业道德.
(精品文档请下载)
,已经提到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如今,法律和道德互相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根底,法律将道德标准转变为法律标准,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那么。如,民法中的老实信誉原那么,和前面阐述到的商业中发不正当竞争原那么,公平原那么,尊老爱幼原那么,这样本来表达在道德中的义务通过立法予以实现。同时,法律也将某些消极的道德义务通过立法的形式制止,如制止诈骗,作伪证,贪污受贿等,违犯这些道德,也就违犯了法律。因此,一般人仅凭道德常识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为,哪些不是犯罪行为,不能总是以法盲来解释犯罪的原因,大多数犯罪更是道德沦丧。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标准反过来也是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如“不许闯红灯,制止违章建筑,相邻关系等也是一种社会公德。法律制止黑市交易,制止不正当竞争,制止出售假冒伪劣商品,遵守这些规定也是一种商业道德。(精品文档请下载)
法律和道德虽然有亲密的联络,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不能将法律完全等同于道德,当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假设把所有的道德原那么转化为法律原那么,那么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这恰恰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因此法律和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一,法律和道德产生的历史和方式不同,从产生的历史过程看,法律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而道德风俗那么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任何社会都有的行为准那么,另外,道德随民族,种族,宗教,风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国或一定区域内,那么是统一的,从他们产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只有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将本阶级的意志转化为具有国家强迫性,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而道德那么是由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转化而来,法律通过国家强迫力保证施行,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会言论和人民内心的信念良知来遵守[3]。(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法律和道德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划分罪和非罪,合法和违法的标准,道德那么主要是划分善和恶的界限,这两种界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互相重叠,也可以互相独立,有多种情况:(1),放火,投毒等一系列犯罪行为。(2)某些道德标准不否认,而法律那么是制止的。如过失犯罪。(3)道德标准所肯定,而法律那么是制止的,如在封建社会哈姆雷特式的人物,或是对抗统治阶级的恶法。(4)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却容许,如:离婚,但是假设一个人长期受家庭暴力迫害而提出离婚,现代法律和道德都是支持的.
(精品文档请下载)
综上所述,法律和道德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互相重合的部分,也有互相矛盾的部分,单就和道德相关的法律而言,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起码义务,但是法律不干预或是无法干预道德可以干预。如个人操守品质或是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适用的范围比法律广。那些和道德无关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调整,只能由法律调整。如新崛起的经济法律,行政法律,环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规定,和道德关系较少,或是没有关系,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样仅凭道德就可以判断,因此,从这方面看,法律所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当然,在调整人和自然的法律中,如环保法,并非完全和道德无关,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对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