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螳螂捕蝉 (3).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螳螂捕蝉 (3).doc

上传人:nracyx 2022/3/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螳螂捕蝉 (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螳螂捕蝉(第二课时)
江苏省镇江市桃花坞小学 杨晓红
教材简解
本文是一篇寓言语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螳螂捕蝉(第二课时)
江苏省镇江市桃花坞小学 杨晓红
教材简解
本文是一篇寓言语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恍然大悟,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精品文档请下载)
目的预设
1、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无视身后祸害的道理
2、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4、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重点难点
能根据螳螂捕蝉的故事找出和吴王攻楚的联络,指导学生有方法地复述课文。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表达了合作式学****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展;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鼓励者。 (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思路
新课程要求以读为本,重视语言积累和语感;不断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努力构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大课堂。为此我设计教案时注重以下几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1、先将文本构造模块化,再对模块内容进展整合。最终到达文本内容的整体感悟和人文思想的升华。
2、教学思想: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积累和迁移、重情趣。
  重感悟,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屡次对话中逐渐加深感悟,深化领悟本文中使吴王明白“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真正内涵.(精品文档请下载)
重积累和迁移,感受文本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老师的语言表达也尽量精简优美,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注意课外读物的推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重情趣,使文本内容直观化、情境化、生活化,使语文学****更贴近学生,走进生活.
3、面向全体学生,以读促悟,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
4、创设情景,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努力建立和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第一课时说明:学****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二、学****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终究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精品文档请下载)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