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记叙文答题技巧
1.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假设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找主旨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还有)这句用了关联词“虽那么……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迁移转变瓜葛;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种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边)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活泼或柔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容,即说明这一句抒发了什么观点或态度,给你什么感触感染、启迪、教导……(精品文档请下载)
11、修辞要领及作用: 答题套路:本文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详细内部本质意义来写,否那么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抒发作用 (1) 比喻:形象活泼、简洁凝练地描写物质、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活泼性、形象性、化抽象为详细,使人易于理解。 (2) 拟人:付和物质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到达形象活泼的效果。 (3) 夸大:凸起特征,提醒素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明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洁,构造一致,形式柔美,音韵,互相衬映,互为增补.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考虑。 (8) 反诘: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引用:使内部本质意义更真实、准确、深化、严密。 (10)比照: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凸起文章的中心.
(精品文档请下载)
12、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精品文档请下载)
13、根据阅览短文的感触感染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精品文档请下载)
14、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详细语境。
15、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记叙。确定是笔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和力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的地位表达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多方面表达.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可能是出如今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和力,便于感情的交流. 16、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A)肖像描写 (B)外貌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