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第一页,共46页幻灯片
秋天为什么容易传染病流行
1. 秋天天气,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2. 秋天气温变化快,万物生机萌发,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
3. 不按牌3)直接接触传播:手是传染病菌最直接的途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患者手上都沾有大量病菌。他们所接触的物品表面都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不注意,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这是病菌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第十八页,共46页幻灯片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第十九页,共46页幻灯片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提示:点击文字,链接相关内容。)
跳到“水痘”
第二十页,共46页幻灯片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返回
流行性感冒
第二十一页,共46页幻灯片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返回
流行性感冒
第二十二页,共46页幻灯片
水 痘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提示:点击文字,链接相关内容。)
跳到“风疹”
第二十三页,共46页幻灯片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返回
水 痘
第二十四页,共46页幻灯片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返回
水 痘
第二十五页,共46页幻灯片
风 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症状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提示:点击文字,链接相关内容。)
跳到“流行性腮腺炎”
第二十六页,共46页幻灯片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返回
风 疹
第二十七页,共46页幻灯片
主要症状:
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返回
风 疹
第二十八页,共46页幻灯片
易感人群:
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返回
风 疹
第二十九页,共46页幻灯片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返回
流行性感冒
第三十页,共46页幻灯片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返回
流行性感冒
第三十一页,共46页幻灯片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第三十二页,共46页幻灯片
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第三十三页,共46页幻灯片
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用化学杀虫剂,消灭蚊子;注意居室灭蚊。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外环境加强消杀,有任何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等病的话,要尽快看医生治疗和接受血液检查,越早诊治越有效。
第三十四页,共46页幻灯片
如何控制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