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感谢你分享易中天先生的这篇讲稿,易中天讲“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说得真是太逗了!文章比较长,分成2页。
正文:
我今天要讲的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为什么要讲这个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道菜端在自己面前,说了声“sorry”,就开吃了。主人傻眼了,思忖道:“要不我们也像他一样,谁点的菜谁吃”。结果,大家吃了自己点的菜。最后上来了一大盆榨菜肉丝汤,主人这时候也说不清楚了,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位美国人硬着头皮喝下了榨菜肉丝汤。我觉得,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两种文化不同的不同思想内核,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个体意识。怎么讲?点菜吃饭在西方人看来是个人的事,所以,每个人是自己点,自己吃。甚至他们在约会时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吃各的饭,各买各的单。而在中国人这里,一旦聚在一起吃饭就是大家的事情,是群体的事情,个人点的菜是给大家点的,上菜以后也是大家吃的,当然,最后谁请客谁买单,但如果是哥几个聚会,大家就会抢着买单,不分你我,不分彼此才显得亲热,要不就不聚在一起吃饭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思想内核的不同。
但是我们得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个体意识,什么叫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这样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每个独立的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社会就是由这样一些有着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一个不可再分割的单位。由于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所以每个人的行为都由自己来决定和选择,并由自己负责。比方说,刚才的芙蓉鸡片,自己选择自己吃,即使刚才的榨菜肉丝汤是在误导下做的选择,但他还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是不可侵犯的,因此,西方人不让菜,每个人吃自己的菜,这与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是相反的。在中国,主人会把菜先夹给最尊贵的客人,但在西方人看来,这简直是强暴,凭什么规定我要吃这个东西,而我们把这认为是善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客人。会发生文化的冲突,产生文化的误会。
而在中国,个人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群体,是要向群体负责的。所以,在我国,请客吃饭时,会不会点菜就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办公室主任这样的角色,一定要掌握这门艺术,要保证所点出来的菜皆大欢喜,还要品种齐全,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同时,不能超过规定的预算,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看出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比如说,美国人写信时,一定是先写名字,家庭地址,再是城市、省份、国家、越是群体的,越放在后面;而中国人是倒过来的,越是群体的,越放在前面。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个体意识。这是我们得出的又一个结论。
三、中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如何形成
(一)西方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
同时,再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文化的思想内核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就要说得比较长远一点了。今天我们所讲的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公元前 10世纪,有一支北方来的阿卡亚人来到了希腊半岛,阿卡亚人是雅利安人的一支,雅利安人是来自北方的人种,其特点是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黄头发、蓝眼睛,是标准的白种人。不知何故,雅利安人从北方南下,一支来到印度,一支来到希腊。阿卡亚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到希腊后,发现这里既不适合畜牧业的发展,也不适合农业的发展,因为这里的土壤十分贫瘠,但倒可以种橄榄树,橄榄可以榨油。于是,他们就在这里发展手工业,生产橄榄油和盛放橄榄油的陶罐。另外,他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而漫长,当顺风顺水的时候,只需一天就可以到达彼岸,因此,也适合发展航海业。手工业加航海业的结果就是工商业,于是希腊人就把自己变成了工商业的民族,工商业民族的特点就是产权必须明晰,产权必须明晰要明确到个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用来交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些个人都必须流动,因为商品和货币要流通,商业的从业人员就要流动,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希腊民族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炸毁了氏族血缘关系,使之变成了一群独立的、分散的、相互之间没有依附关系的个人。
好了,马上问题又出来了,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但人是一种双重的存在物,他既 作为个人而存在,又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而存在。一方面,每个人都是单个的,独立的,另一方面,我们这些独立的人只有组成社会才能生存。每个人都有独立意志,都自行其事,但是如果我们一人一个想法,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必须有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件东西来维系我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希腊民族是一个工商业民族,他们首先想到的手段是契约,商业社会的经济关系是靠契约来维系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同。商业社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信守合同,而且在合同面前是人人平等的。西方人于是就想到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