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5、古诗两首.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3/2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古诗两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 题: 5、古诗两首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执教老师
高敏凤
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莫、:“庐山”也许并不单指眼中的“这座庐山",或许还暗指心中的“那座庐山”呢。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将“庐山”这一环境改为其它环境,例如:“***”.换词朗读:不识x x真面目,只缘身在x x中。再引导回归原句,反复品读。
4、老师引读第三、四句:苏轼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领反复吟唱。(落实目的3)  
第二课时
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和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学****过程:
一、谈话复****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节大家一起学****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落实目的1)  
2、今天,我们学****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玩耍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说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三、学****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理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
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竭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同桌互相说.(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能抓住重点词进展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方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出“足”个人读,齐读。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到那些古诗文呢?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B,花径不曾缘客少,《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假设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亲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友谊真.
2、引读:
(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富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的心开场渐渐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
(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山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一起读——
四、学****游山西村》三、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