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教育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情况汇报.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教育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经典书馆 2016/10/21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教育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情况汇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件来源于关于教育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情况汇报关于教育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情况汇报一、教育布局调整1、基本情况邾城街是新洲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典型的郊区城镇,,;其中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围绕改革和发展中心,我们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中小学调整布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街现有初中8所(城区5所),在校学生10565人,现有小学23所(城区6所),在校学生14998人。中小学在岗教职员工1762人。2、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稳步实施的原则。(2)坚持突现城区、城乡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3)坚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增大容量的原则。(4)坚持面向全体,服务群众,方便学生的原则。3、布局调整设想(1)加强和完善城区中小学建设和发展。由于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区(包括本街农村人口涌向城区),尽管适龄少儿总人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城区中小学生源仍比较充足,因此城区中小学“十一五”期间除作个别调整合并外,均应在加强建设、提升综合办学水平上下功夫。(2)重视和倾斜城镇周边小学建设和发展。城镇周边中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对城区而言,可以减少生源压力,对农村来说,可以吸引生源,就地理位置而言,生存发展的空间较城区和农村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十一五”期间,应以城镇周边学校为辐射点,合并相关中小学。(3)大幅度调整合并农村中小学。随着人口政策效应的呈现,农村新增人口急剧下降,加之大量涌入城区,农村就读适龄少儿人数锐减,势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十一五”期间,要大刀阔斧合并调整农村中小学学校。(4)兴办寄宿制学校。学校数量的急剧下降,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给广大适龄少儿就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不论是农村中小学,城周中小学,还是城区中小学,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兴办寄宿学校是“十一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5)“十一五”期间,全街初中由8所调整到5所,小学由23所调整到15所。初中实行对口小学招生的原则,小学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4、布局调整步骤第一步:2005年9月底以前,认真调研,充分论证,拟定方案,报区人民政府审批。第二步:2005年9月至12月底,按照调整方案制订各中小学的建设规划。第三步:2006年至2008年完成中小学调整布局任务。5、中小学调整布局的目标(1)初中部分:见表一(2)小学部分:见表二6、目标落实措施(1)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把中小学调整布局当作利国利民的大事来抓,当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抓,广泛宣传发动,做细致的说服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在广泛调研论征的基础上,拿出科学的方案,一步一个脚印,确保调整布局方案科学有序地实施。(3)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街道人事处中小学调整布局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工作,明确责任,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二、城镇建设规划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规划土地局的大力支持下,邾城街在2004年全面完成了城市建设规划修编任务,确定了邾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邾城城市的性质为武汉市的卫星城。城区建设规模:近期(2007年)城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3—1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区建设总用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