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
2008年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华尔街,这个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的地方。200年的历史证明,华尔街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它对财富的破坏。
通过对纪录片《华尔街》的学习,我了解了华尔街的形成以及金融市济一大隐患。引发这次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是主权债务问题,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也就是2007年底债务已达国家生产总值的350%。他说,那是便可理解和预测到环球危机一触即发。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债务应该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国家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安全;过分依赖贷款,政府不仅肩负沉重的债务而且担负金融风险。
西方国家出现的债权问题对中国也应起到警示作用。中国存在的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出台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有关地方信贷和融资也相应放宽,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融资、投资的重要机遇期,地方债务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史无前例。地方财政高负债也是宏观经济的重大隐患。“赤字财政”作为经济危机时的一种急救手段,只能作为减缓危机措施来使用,但如果超过救急的限度,企业以政府支出弥补危机过程中的萎缩的市场需求,可能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
金融泡沫与金融监管体制
资本市场的形成从早期的西班牙女王投入资金的航海活动,到美国的自由市场,都有丰厚的利益回报,但同样都附有风险性。利益和风险并存是资本市场的一大特点。成也资本市场,败也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资本的本性是贪婪的。郁金香泡沫是世界上第一次金融危机,也是后人一直引以为戒的经济事例。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的一切投机活动。金融投机活动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如同羊群般的集聚效应、理性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万家庭的倾家荡产。每一次金融危机无不验证了这些要素和环节的正确性。人性的贪婪使人们在资本市场上总是忘记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随后在资本市场上每隔10年或20年就会爆发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不论是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给经济甚至是资本市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如果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那么资本市场出现肮脏和丑陋无处不在。欲望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资本市场带入了误区。纵观华尔街300年的发展历程,从庞兹到麦道夫,从惠特尼到安然,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人性之弱与金钱的诱惑相结合的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巨大利益面前,人们总是去挑战道德底线。面对人性之若,资本市场只有加强外在的市场监管力度,或许对金融犯罪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力度。由于监管制度的存在,内幕交易是被可能不被发现,只是时间早晚的的问题。
在华尔街历史发展过程中,曾为了解决无序的竞争状态以及内幕交易的情况也作出努力。《梧桐树协议》是华尔街最早的行业自律,但它其实并没有真正阻止过场外交易,而华尔街的场外交易也从未消失过。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后,美国为了恢复经济,重树国民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成立了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目的为了保护投资者,维护公平、有序、高秩序的证券市场。
当华尔街的市场规模大大超出了实体经济,政府从一开始就放松了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监管,且金融衍生品的种类繁多,越来越复杂,监管部门难以做到有效监管,危机的种子一旦疯长就很快成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