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倍数和因数.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倍数和因数.doc

上传人:bkeck 2022/3/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倍数和因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倍数和因数〉教案设计
枣坪小学高英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式获得新知,这样真正做到把课<倍数和因数〉教案设计
枣坪小学高英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方式获得新知,这样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本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新课伊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情境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结合运动会上两个班排出的队形图列出乘法算式来认识倍数和因数。使数学教学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质疑、交流,逐步形成自学才能,.在小组内交流判断谁是7的倍数,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 PPT课件 百数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谁能说一说自己和爸爸的关系是什么?
生1:父子关系。生2:父女关系.
师:那么你们和老师又是什么关系呢?
生:师生关系。师: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吗?生:不能。
师小结:是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的,是互相依存的。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些存在着互相依存关系的数,它们就是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学****离不开生活,通过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初步感知关系是互相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络,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倍数和因数。
(1)课件出示教材31页第一个问题。
师:仔细观察两个班的队形,请你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结果。9×4=36(人) 5×7=35(人)
(3)回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你们说一说这两个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学生任选一题,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师:这两个乘法算式里就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如今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1页“认一认",并考虑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1页第二个问题)
考虑:①读了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在算式9×4=36中,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生2:在算式5×7=35中,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
生3:倍数和因数指的是乘法算式中积和乘数之间的关系.
生4:在学****倍数和因数时,只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研究.
(4)质疑:在算式5×7=35中,能说5和7是因数,35是倍数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师指出:倍数和因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谁是谁的因数。
2.完成课堂活动卡。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课本,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并通过完成课堂活动卡,让学生真正理解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