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解读《黄帝内经》之-和-文化.pdf

格式:pdf   大小:18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读《黄帝内经》之-和-文化.pdf

上传人:beny00011 2016/10/24 文件大小:1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读《黄帝内经》之-和-文化.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明·[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黄帝内经》之“和一文化李自艳王彤’(木通讯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t00029)【搐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著作,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黄帝内经》中的“和”文化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崇尚“和”,什么是“和”?《广雅》云:“和,谐也”,《说文》云:“和,相应也”。“和”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受到老子、孔子等多家的推崇。《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均体现着“和实生物”的理念。而“和”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与“同”,“和”强调的是多元化互融、动态平衡的趋向性及稳定状态,而“同”则是单一的一致,《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云:“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即是此理。《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著作,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黄帝内经》吸收了古代哲学思想来阐释生命的本质,揭示生命活动规律,指导养生防病等,其理论内容不仅被医学家推崇,也被诸多哲学家推崇,现今,《黄帝内经》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学者不可或缺的著作。《黄帝内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可以归纳为“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而这正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思想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可见,以《黄帝内经》作为研究中华“和”文化是值得推崇的。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黄帝内经》中的“和”文化进行简单分析阐述。1养生之道在于。和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乃中医养生之大道,细细探之,全句不过在讲一个“和”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体要与自然阴阳变化保持一致,采用合理的养生方法和技术,来调养自己的身体,诸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秋气之应,养收之道:55冬气之应,养藏之道”皆是阐发要顺应自然,和于自然的养生原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以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强调有“节”的养生原则。饮食方面不能过饱过饥,五味偏嗜,谷肉果菜要调和,“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在药食调养方面,顺应四时阴阳,做到“用寒远寒,用热远热”。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性,“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顺应四时阴阳而慎起居。不妄作劳即强调要劳,又要不妄劳。“劳则气耗”,而过于安逸则导致气血流通不畅,即有“逸者行之”之法。通过以上养生方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形与神俱”,说明养生不单是养身,更要养神。调畅情志是养神的重要方式,切误情志过于激烈,“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引起气机失常,“百病生于气”。《》云:“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指出疾病的产生多由“过用”引起,故在养生防病方面则以“有节”为要,《中庸》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