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安全工程前沿讲座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工程前沿讲座论文.docx

上传人:annimy 2022/3/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工程前沿讲座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工程前沿讲座课程论文
姓名:陈婷婷
学号:S1209026
我国电气安全发展过程与前景展望
摘要:随着人类对电力能源的重视与不断应用,电力设施与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村供用电安全技术》和《机床工人用电安全常识》。
20 世纪70 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年出版的《接地和接零》、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4 年出版的《农村供用电安全知识》、石油化工出版社1977 年出版的《用电安全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 年出版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78 年出版的《国外触电保安器》等是这一年代有代表性的图书或文献[ 2 ]。这一年代,一些杂志和
刊物为了生产的需要建立了电气安全栏目或专题。本时期,我国电气安全事业显现以下特点:
1)以自己的生产实践为基础,总结自己的经验,努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20 世纪70 年代前期和中期,我国科学技术仍然处在比较封闭的状态,而电气安全又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电气安全只能在自己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当时的一些出版物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农村供用电安全知识》、《农村电工手册》等书的书名都冠以“农村”二字,表明书的知识层面不太宽广、技术内容比较简单。触电保安器(RCD,漏电保护装置)也是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首先在农村应用和推广的[2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用电人口众多、当时的用电技术落后.
2)总结经验,《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1976 年的《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提高
电气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
3)强化了电气安全的技术特征。。《接地和接零》一书对接地、接零技术作了系统的介绍.
20 世纪70 年代是我国电气安全承前启后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工作者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接触到国外工程技术,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我国电气安全逐渐走向成熟,并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9]。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相继设立了安全工程系或安全工程专业,或多或少地开设了电气安全课程[ 3]。但对于电气安全是属于管理科学还是属于工程技术,人们出现过不同的看法。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电气安全一直列入工程技术范畴。
20 世纪80 年代,大量国外安全管理文献引进国内,电气安全作为安全学科的一个分支,一些管理工作者看重了电气安全管理的一面。。其任务是研究各种与电能关联的事故预防,研究良好的电气作业环境,研究用电气的方法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8 ]。电气安全与起重机安全、,低压领域有电气安全,高压领域也有电气安全;流电领域有电气安全,静电(包括雷电)领域也有电气安全;电路、磁路有电气安全,电磁场与电磁波也有电气安全。这些都与电能有关,而且不是其他任何一个电气专业所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