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精选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选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doc

上传人:sunny 2022/3/3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选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趣的对联故事-古代趣味对联故事-关于对联小故事大全
★精品文档★
2022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精品文档★
2022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6
  四、小于谦答对显文才
  于谦,(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上学,一天,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立即应对:狗嘴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三角如架鼓;
  于谦随声就应:一秃似擂槌。
  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楝梁。〞
  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马上应对:他年独占麒麟阁。
  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
★精品文档★
2022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6
  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著三个字:癸辛街
  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
  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按,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一时无人对出。于谦刚好也在场,他随口应道: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众人无不拍手称妙。
  注:(1)明正统十四(一四四九)年秋,瓦刺(蒙古一部落)入侵,英宗被俘。当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亲自督战,击败瓦刺军,使当时局势转危为安,故称其为民族英雄。
  五、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九五)字仲深,琼山(今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
★精品文档★
2022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6
“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细雨肩头滴;
  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
  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