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艺 术 设 计 史
第一章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
第一节 石器时代
第二节 青铜器设计溯源
第一章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
第一节 石器时代
石器是史前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历史。石器时代在人类有“寓人于鱼”是半坡彩陶最具代表性的纹样。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庙底沟型
半坡型彩陶以西安出土彩陶为代表
以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出土彩陶为代表
多用直线,曲线,构成三角形,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马家窑型
以甘肃临洮县马家窑出土彩陶为代表
以点和螺旋纹为纹饰特点,风格多炫动和流畅,装饰面积较大,外观精致美观。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半山型
团组织分为两种:旋涡纹,葫芦形纹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马厂型彩陶以折线,回纹型纹饰为特色
龙山彩陶以龙山高脚杯为代表的黑陶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瓷器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从商周时期开始到汉晋时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能够烧制成胎骨坚硬,细致紧密,气孔率和吸水率很低的青瓷了。青瓷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达到成熟阶段。
东汉以后,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接着有西晋与东晋的前后交替,再就是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国家分裂;割据愈演愈烈。但是作 为新兴产业浙江一带地区渐渐发展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六朝青瓷。所谓“六朝青瓷”是指当时生产于江南地区的青瓷器。六朝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唐瓷
唐代的陶瓷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唐瓷分为青瓷,白瓷,花瓷和唐三彩
唐代最著名青瓷窑为越窑,白瓷窑为邢窑
唐代白瓷烛台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唐三彩
常采用黄,绿,褐色等色釉。实际上并不是只有这三种色彩。各色色釉构成斑点,花朵,集合纹样等斑斓的装饰,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宋代最著名的瓷窑有:哥窑,官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窑。
元代景德镇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属于元代瓷。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宋代最著名的瓷窑有:哥窑,官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窑。
元代景德镇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属于元代瓷。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第二节 家具设计
中国古代家具设计历史悠久
商周时期以青铜材质为主
商周时期以跪坐为主要起居方式,所以家具尺寸比较矮,床,案,几尺寸都较低。到了唐代,人们逐渐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因此家具的品种和尺寸也逐步的发生了变化。
金银镶嵌龙凤铜方案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设计史的一个发展高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明代家具特点:精、巧、简、雅。
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都达到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艺术设计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设计史的一个发展高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明代家具特点:精、巧、简、雅。
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都达到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第一节 巴洛克艺术设计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语,意味“畸形的珍珠”
巴洛克是诞生于16世纪末的一种文化现象,兴盛于17世纪初期。巴洛克在艺术史上被看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巴洛克艺术风格突破了以往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谨与写实的风格,追求华丽、夸张、怪诞和壮观的表现效果,以鲜明饱满的色彩和跌宕起伏的曲线,通过光影和形体的变换来塑造一种激情幻想,充满戏剧性的效果。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1568年建成,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和开端。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建筑
罗马圣卡尔大教堂,由波洛米尼设计,波洛米尼被称为巴洛克建筑之父,是巴洛克风格发展成熟的代表。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建筑
罗马圣彼得堡大教堂,由意大利建筑家兼雕塑家贝尼尼设计,圣彼得堡大教堂及其椭圆形大广场是巴洛克建筑艺术最伟大的作品。
教堂圆顶由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设计而成。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建筑
罗马圣彼得堡大教堂广场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室内设计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室内设计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家具设计
繁琐的装饰,风格华丽,大量运用卷草纹与人物雕刻,装饰意味大于功能使用。
第四章 16世纪至19世纪艺术设计风格
巴洛克家具设计
繁琐的装饰,风格华丽,大量运用卷草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