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1,10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3/5 文件大小:1.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NTENTS
1、卫星(wèixīng)城市的概念
2、卫星(wèixīng)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3、卫星(wèixīng)城市的分类
4、卫星(wèixīng)城市规划理论的内涵
5、武汉1+8城市圈规划
第1页/共20页
第一页成,只有小部分是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
在发展初期,它们一般位于与母城相连的交通干线附近,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一般为30km~50km,容纳的人口一般为2万~6万,主要以满足母城居住要求为主,它们对母城的依附性较强。
随着工业企业(qǐyè)、商业服务设施、科研机构和教育部门等产业的逐步完善,卫星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向远离中心城区方向发展,卫星城区职能逐步完善,相对独立性增强。
从工业配置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对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合理协调布局的研究表明:“卫星城规划最优距离中心城40km~100km,规模3个~8个,每个卫星城人数为5万~30万,产业配置应相对分散均衡。”
第8页/共20页
第八页,共21页。
4、卫星(wèixīng)城市规划理论的内涵
卫星(wèixīng)城市的功能
卫星城同大城市一样,具有一般的城市功能,是经济活动及其空间集中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也是一定(yīdìng)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由于卫星城与母城之间的附属关系,作为母城功能组团的一部分,使其还具有一些其他功能。
第9页/共20页
第九页,共21页。
4、卫星(wèixīng)城市规划理论的内涵
卫星(wèixīng)城市的功能
1、城乡联系协调发展
卫星城一般处在交通方便、位置优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城市周围,它们与其他城市相比,在距离大城市上有很强的空间优势。同时卫星城又与广大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城乡联系的必要环节(huánjié),因此具有城乡联系协调功能。卫星城作为城乡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的中间环节(huánjié),不仅可以为大城市提供从农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各种劳务,而且还可以为大城市向农村转移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因此,卫星城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第10页/共20页
第十页,共21页。
4、卫星城市规划理论(lǐlùn)的内涵
卫星城市(chéngshì)的功能
2、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功能
卫星城作为(zuòwéi)一个中小城市,同样具有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功能。但是由于卫星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功能定位,其产业聚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农村乡镇工业的聚集
2) 吸收所依托城市经济技术的能力,实现区域产业链的延伸。
第11页/共20页
第十一页,共21页。
4、卫星城市规划理论(lǐlùn)的内涵
卫星(wèixīng)城市的功能
3、人口聚集功能
卫星城的人口聚集功能主要指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和吸纳(xī nà)农村剩余劳动力。卫星城的发展能够疏散大城市中心区过密的人口,缓解住房、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保证中心区的从容发展。
第12页/共20页
第十二页,共21页。
5、武汉1+8城市(chéngshì)圈规划
(chéngshì)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 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bāokuò)武汉
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土
万平方公里,2005 万人,GDP 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13页/共20页
第十三页,共21页。
5、武汉1+8城市(chéngshì)圈规划
城市圈经济(jīngjì)发展水平
第14页/共20页
第十四页,共21页。
5、武汉1+8城市(chéngshì)圈规划
城镇(chéngzhèn)体系空间结构
核心圈:50~80 公里。包括武汉市主城区、武汉主城区周边四区政府
驻地、鄂州市、黄冈的黄州区、团风、黄石市区和大冶市区,孝感的孝南区及汉川市。
紧密圈:80~150 公里。包括核心圈以外的咸宁、孝感、黄冈所辖的大部分县(市),以及仙桃(xiān táo)、潜江、天门三市。
辐射圈:150~300 公里。以武汉为核心,西到宜昌、荆门,西北到随州、襄樊,北至信阳,南到岳阳、常德,东到安庆,东南到九江。
第15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