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第九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运用三者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展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考虑,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自主探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考虑: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方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即为:
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此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