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1
文档名称:

麻风病的监测管理精选PPT.ppt

格式:ppt   大小:5,066KB   页数:1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麻风病的监测管理精选PPT.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5 文件大小:4.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麻风病的监测管理精选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麻风病的监测管理
第一页,共111页幻灯片
主要内容:
麻风病的流行
麻风病的监测统计
《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的术语和标准
2
年底现症病人数 87 76 91 94 103
2级畸残数(WHO) 16 14 19 26 26
患病率(1/万)
MDT覆盖率
复发病人数 5 3 4 1 3
第十一页,共111页幻灯片
2005年全省共发现20例新病人(其中外省流动病人10例),复发4例,临床治愈27例,外迁2例,现症死亡1例,至2005年底共累计发现病人16565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97例(其中外省流动病人21例),较2004年(103例)%,‰。由于部分县(市)在外省流动人口中发现麻风新病例较多,有两个县(市)已超过以县、市(区)为单位基本消灭指标。
第十二页,共111页幻灯片
宁波市情况
宁波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
余姚、慈溪、鄞州分别于1960年、1965年、1972年相继成立了皮防站
1990年、1991年、1997年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及宁波市五区相继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1990年余姚皮防站撤销 ; 2004年8月鄞州皮防站 撤销,2004年宁波市卫生局对我市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做了职责划分 ,慈溪市皮防站保留,承担全市麻风病诊断、治疗以及麻风休养员的住院管理工作 。
第十三页,共111页幻灯片
宁波市流行情况
2006年宁波市发现6例新病人,均为外地流动人员,当年临床治愈1例,外迁2例,至2006年底累计发现病人762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5例(其中外地流动病人9例)。
第十四页,共111页幻灯片
1、分布不均匀;
2、登记患病率低于实际患病率;
3、麻风患病率下降但发现率无明显改变;
4、全球估计有300万麻风畸残者,浙江省有3500左右的麻风畸残者,畸残预防与康复工作必须予以关注;
5、近5—10年来全省每年新发病人数仍非常稳定(每年约20例左右),表明完全依靠MDT来控制传染源未达预期结果。
(一)流行特点
第十五页,共111页幻灯片
传染源
1. 未治瘤型病人体内含大量麻风菌

1ml喷嚏物中约含2000万条菌;
1克麻风瘤中可含25亿条菌;
2. 病人体内麻风菌主要从鼻黏膜和咽喉黏膜分泌物排出。
第十六页,共111页幻灯片

MB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程度与其感染力呈正相关;
,比MB病人的接触者低,表明PB病人也具有传染性;
,但比一般人高;
第十七页,共111页幻灯片
6. 麻风杆菌带菌者问题:
高流区健康人鼻黏膜和皮肤上查到抗酸杆菌,分离到与麻风杆菌一致的DNA序列;
这些健康人血清检查,对麻风杆菌的特异性抗体阳性;
高流行国家许多病人没有与麻风病人接触的历史;
麻风杆菌健康带菌者在麻风传染过程中的作用,尚无实论;
第十八页,共111页幻灯片
上呼吸道——鼻黏膜、咽喉黏膜大量排菌
破损的皮肤——可排出大量活菌
完整的皮肤——很难查到麻风杆菌
传播途径
第十九页,共111页幻灯片
长期密切接触;偶尔短期接触。
病人排出体外的麻风杆菌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可存活2天;
病人喷嚏或咳嗽时,排放到空气中的麻风杆菌悬滴被尘埃吸附,健康人吸入这种悬滴和尘埃,通过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这是麻风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第二十页,共111页幻灯片
含菌的悬滴或尘埃附在健康人的皮肤上,由于搔抓、外伤和昆虫叮咬,麻风杆菌可通过表皮进入真皮而致感染;
MB病***肤破溃可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