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知识点古代汉语.doc

格式:doc   大小:744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知识点古代汉语.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3/5 文件大小:7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知识点古代汉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点古代汉语
知识点古代汉语
1 / 52
知识点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
■绪论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1 古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总是
也。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①象形:用描摹事物轮廓或特点来表意的造字法。如:
日.月.人.鱼.羊.水。独体象形:目、木、手。合体象形:眉、
果、聿。
②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增加象征性符号来表意的造字方
法。 如:上、下、亦 [ 腋] 、刃、本、末。独体指事:一、三、五、
高。加(合)体指事:寸、叉、厷、甘。
③会心 : 把两个或几个表意形体组合在一同表示一种新意的造字方
法。如:武.信.步.牧.莫 [ 暮] .斗[ 鬥] 。同领会心:棘、卉、品、北[背]。异领会心:孚[俘]、牧、即、间[間閒]。
④形声 : 把表义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组合在一同组成一个新字的一种
造字方法。如:江、 河、问 [ 問] 、里 [ 裏] 、裹、袒。 形声字的常有构造方式 :A 左形右声:河杜诂 / B 右形左声:鸭胡颈 C 上形下声:竿室震 / D 下形上声:璧忠衾 / E 外形内声:围匣裹 / F 内形外声:辩闻哀。 形声字的特殊构造 :A 形旁偏于一隅:载、倏、颖(从禾顷声);B 声旁偏于一隅:旌、徒、寶(从宀、玉、貝,缶
知识点古代汉语
知识点古代汉语
5 / 52
知识点古代汉语
3
知识点古代汉语
知识点古代汉语
52 / 52
知识点古代汉语
声)。形声字的形、声变化: A 省形:从某省,某声。耆(从老省,旨声)。B 省声:从某,某省声。豪(从豕,高省声) 。C 亦声:从某某,某亦声。仲(从人、中,中亦声) 。
⑤转注 : 《说文》“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总是也。”“考,老也”、“老,考也”。
﹙考:实为形声字,从老省,丂声;老:实为会心字,从人、毛、
匕。﹚
⑥假借:《说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令:实为会心字,从亼、卪;长〔長〕 :实为形声字,从兀、匕,亾声。﹚
清人“四体二用”说:
戴震《声韵考·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指事、象形、形声、会心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
四 汉字的发展(形体演变):分古文字、今文字两个阶段。
秦以前的古文字:
①甲骨文:殷商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主用于占卜。又叫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
②金文: 周代铸在青铜器上的古文字,多为铭刻之辞。又叫钟鼎文、铜器铭文。
③战国古文字:分秦大篆和六国古文字。 秦大篆:战国时秦国古文字,保留于籀文、石鼓文、诅楚文等里面。六国古文字:指与秦大篆同时代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古文字。
④小篆: 又叫秦篆,省改大篆而形成的秦代通行的标准文字。 《说文·叙》:“皆取《史籀》大籀,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秦此后的今文字:
①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秦隶:又叫古隶,相传为秦时徒隶创制,是对小篆的一种简化写法。 秦隶承前启后, 处于由小篆到汉隶的过渡阶段。汉隶:又叫今隶,汉代通行的标准文字。汉隶承秦隶而来,如果说秦隶是古文字的结尾,那么汉隶就是今文字的初步。
②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是魏晋以来的通行的汉字字体。“楷”有“楷模”、“法式”之义。楷书直接从“八分”汉隶演变来, 是综隶、草之长而产生的新字体。
③草书: 是某种正规书体的草率写法。又分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又叫隶草,东汉章帝时命名; 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去掉隶草的波折挑法而趋楷化; 狂草由今草演变而来,书写迅速诡奇,笔画趁势勾联,泼洒任意恣肆。
知识点古代汉语
知识点古代汉语
7 / 52
知识点古代汉语
4
知识点古代汉语
知识点古代汉语
52 / 52
知识点古代汉语
④行书: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字体,产生于东汉末年,流行于晋代。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是行书书法代表人物。行书又有行楷和行草之分。
3“隶变”及其意义:
汉字形体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在汉字学史上被称为“隶变”。下面所示“春”字头与“西”字头的几种不同根源,说明篆体是多种写法,到隶书已归并为一种写法了。
春 秦 奉 奏 泰
“隶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古文字的旧时代, 创始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