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隐身材料与技术重点.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隐身材料与技术重点.pdf

上传人:yunde113 2014/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隐身材料与技术重点.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隐身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术( Low Observability technology)”, 简称为
“LO 技术”。广义上讲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磁隐身、声隐身和可见光隐等。
2. 按材料用途可分为隐身涂层材料和隐身结构材料。
3. 电磁屏蔽材料是依赖材料中导电或导磁组分的高导电性或高导磁性。
4. 电磁波屏蔽和吸收材料都是为了降低材料对电磁波的透射作用。电磁屏蔽材料对电磁波
的作用原理是反射和吸收。吸波材料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原理是吸收。
5. 趋肤深度(skin depth)定义为电磁波从进入良导体媒质至场强振幅衰减为表面值的 1/e 倍
时所传输的距离,以δ表示。结论:(a) 对于高频电磁波,良导体的导电率很大,所以
趋肤深度很小;(b) 金属对高频电磁波具有很好的反射作用。
6. (1) 比吸收率(SAR):单位质量(m)的生物组织中所感应的电场能量值(W),表示为:
SAR =W m (W/kg)
(2) 安全剂量:通过热效应的临界比吸收率采用加权安全系数后得到的新的参数,用相
关的外部场强值来衡量。
。在金属屏蔽体内,衰减系数与
金属材料的电导率以及磁导率有关。
反射衰减是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新的电磁场所引起:
•电磁感应在金属表面会产生感应电流,由此会产生一个新的电磁场。当新产生的电磁场与
原来电磁场的方向相反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造成电磁场能量的衰减,称为反射衰
减。•屏蔽材料与其周围介质的阻抗相差越大,则反射衰减就越大。
8. 就隐身材料的组成而言,其基本组成只有两部分:基体(matrix)和吸
波剂(absorber)。其中,吸波剂为隐身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吸波剂的本征物理特性、结构、
形貌、粒度以及聚集态等都对提高材料的损耗性能和拓宽有效吸收频段起着关键作用。(1
电磁参数 2 吸收剂密度 3 吸收剂粒度 4 吸收剂形状 5 工艺性能 6 环境稳定性)
9. 物质在电磁场作用下会表现出极化、磁化和传导效应,其分别可以用介电常数ε、磁导
率和和电导率σ来表征。
10. 电磁波吸收剂按照材料的损耗机理可以分为三类:电阻型(电损耗型)、电介质型(介
电损耗型)和磁介质型(磁损耗型)。
电阻型常用:炭黑(CB)、金属粉、碳化硅、石墨、碳纤维(CF)等。
电介质型常用:钛酸钡(BTO)、导电高分子、二氧化锰、二氧化钛等。
磁介质型常用:铁氧体(Ferrite)、羰基铁(CI)、多晶铁纤维等,超细金属粉。
11. 炭黑的导电性与其自身特性有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性、比表面积和表面化
学活性。
12. 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发生突变时炭黑的填充率,称为炭黑在基体中的渗滤阈值。
13. 导电高分子属于双损耗介质:电损耗和介电损耗。导电高分子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a) 聚合物基体(PE、PP、PS、PVC、PVA、ABS);•(b) 材料的制备工艺(挤出、纺丝、
抽丝);•(c) 导电介质的种类(金属粉、纤维、炭黑、碳纤维、镀金属纤维);•(d) 导电介质
浓度;•(e) 导电介质形态(颗粒、纤维);•(f) 制备过程中的助剂(增塑剂、偶联剂)。
14. 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