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蒙古自治区**
60万亩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建单位:**
二00八年九月
内蒙古自治区**
60万亩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项目
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60万亩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
项目承建单位:**
建设地点:**所辖各场
建设规模:种植60万亩有机农作物,其中:大小麦20万亩、油菜20万亩、大豆20万亩,加工并销售
建设内容:①有机农产品加工厂房及设备引进;
②种植60万亩有机农作物;
③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技术来源: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及有机肥施用技术,按国家农业部制定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实施项目建设。
进度安排:2008年10月—2009年3月组织动员、技术培训。
2009年3月—2009年12月直接组织农场职工种植有机大小麦10万亩,大豆10万亩,油菜10万亩。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种植面积达到大小麦15万亩,大豆15万亩,油菜15万亩。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种植面积达到大小麦20万亩,大豆20万亩,油菜20万亩。
营销方式:由**协调厂家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按市场行情优先组织收购生产的有机农产品。
投资概算: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农业开发资金6000万元,局场自筹6000万元。
该项目的实施,可填补我盟有机农产品的空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促进农场职工增收增效。另外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投资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示范带动效应大,农场职工增收幅度大,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步伐,因此,该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由于工业污染的加重和过量施用化肥及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农产品的品质下降,高产而不能高效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农药残留超标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不断更新食品质量需求观念,从而更加关注食品安全质量。有机食品逐渐在人们日常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首选。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农产品所受的冲击逐渐显现出来,过去一直出口效益较好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降低。加快实施标准化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高产、高效及农业产业升级,打破农业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有机食品的生产是要求比较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严禁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合成农药,转基因种苗,添加剂。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有机食品在必须具备肥沃适宜土壤、合格的灌溉水源、优质空气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保证。**所辖各场境内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该地区土壤、水质、气候条件优越,各农牧场职工对种植大小麦、大豆、油菜作物及有机肥的施用都有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及经验。
发展有机农产品是**各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将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有利于增强**各场农村经济活力,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利于增加职工纯收入,有利于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对推动各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全是可行的。该项目的实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三章项目概况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与世界农产品品质接轨的农业发展新模式。近几年来有机食品所占农业出口创汇的份额大幅度增长。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3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现金投入两方面获得收益。在国内市场上,各大中城市已形成食用有机食品的热潮。从国际市场需求看,有机食品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食品基本靠进口,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目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工的农产品主要是常规农产品,对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加工,目前全盟还没有一家。
本建议项目是从事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的生产要在获得土地转换证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场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按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抓好每一环节,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有机农作物(其中大小麦20万亩,大豆20万亩、油菜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