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9
文档名称:

西北荒漠化防治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7,821KB   页数:9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北荒漠化防治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o1230 2022/3/5 文件大小:7.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北荒漠化防治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沙尘(shā chén)天气
第1页/共98页
第一页,共99页。
第2页/共98页
第二页,共99页。
第3页/共98页
第三页,共99页。
水土流失(shuǐtǔliúshī)
第4页/共98页
第四页):
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山脉和盆地(péndì)相间分布
(dì lǐ wèi zhì):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水文):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荒漠。
6、土壤:土壤贫瘠,有机质少
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以西北荒漠化为例
(二)自然环境特征
7、生态环境脆弱
第20页/共98页
第二十页,共99页。
(三)西北陆地(lùdì)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21页/共98页
第二十一页,共99页。
A 深居(shēn jū)内陆,距海洋远
B 高原、山地(shāndì)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C 地处山岭(shānlǐng)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第22页/共98页
第二十二页,共99页。
二、干旱是其最为显著(xiǎnzhù)的自然特征
①干旱(gānhàn)的成因
西北(xīběi)
地区
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干旱
湿润气流难进入
山岭重重阻隔
第23页/共98页
第二十三页,共99页。
第24页/共98页
第二十四页,共99页。
②自然环境(zì rán huán jìnɡ)的经度差异
西 部
东 部
降 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以下(yǐxià) 200mm以上


距海远



半干旱地区(dìqū)
第25页/共98页
第二十五页,共99页。
③脆弱(cuìruò)的生态环境。
干旱(gānhàn)
贫乏(pínfá)
河流
风力作用
稀少
土壤
沙质
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第26页/共98页
第二十六页,共99页。
读图思考问题:1、天山中部南北坡哪边降水
丰富(fēngfù)些?为什么?
2、降水随高度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天山北坡降水量多于南坡。
这是因为天山北坡面向准噶尔盆地,盆地西部的缺口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进入(jìnrù),产生较多的地形雨。
第27页/共98页
第二十七页,共99页。
三、荒漠化成因(chéngyīn)
(一)自然(zìrán)原因:
西北地区降水(jiàngshuǐ)变率大,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抑制和加速)
(1)干旱为主的环境(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第28页/共98页
第二十八页,共99页。
结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biǎoxiàn)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激增给生态环境增加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不当的活动直接破坏生态环境。这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即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而人类活动(huó dòng)加快了荒漠化的进程
第29页/共98页
第二十九页,共99页。
人为因素的主要(zhǔyào)表现















(二)、荒漠化的人为(rénwéi)原因
原因: 1、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人类(rénlèi)活动
第30页/共98页
第三十页,共99页。
(1)人口激增(jīzēng)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huó dòng)不当
2、西北(xīběi)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