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与大学生谈读书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56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大学生谈读书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5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大学生谈读书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与大学生谈读书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65页
提问一:2014年世界各国年度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哪国最多?
中国
韩国 15本
法国 24本
日本 44本
(?) 68本
现在学****的是第2页北,在沈阳东关模范学堂读书。一天,魏校长上课时间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一书香门第的学生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
一官家子弟回答说:“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回答说:“为挣钱,为吃穿!”“为不受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转身问道:“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65页
④鲁迅:十二字读书经验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生积累的“12字”读书经验是:喜欢读、抓紧读、踏实读、灵活读。
第一,要想把书读好,一个首要的条件是必须爱读书,对书真正有深厚的感情,做到手不释卷。
第二,读书必须珍惜光阴,必须最有效地抓住和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争取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做成较多的事情。
第三,读书应该踏踏实实地、一本一本地读,克服任何急躁心理和要求速成的情绪,最重要的是有毅力、有韧性、能坚持。
第四,提倡认真读书,反对死读书。读书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多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65页
⑤郭沫若:读书切莫贪坦途
年仅四岁半的郭沫若苦苦要求家长让他发蒙读书。进家塾后,他白天读经书,晚上还要读诗词。小小年纪,对比较浅显易懂的《千家诗》并不感兴趣,而对比较深奧的《唐诗三百首》却舍得花气力去钻研,经常苦吟推敲到深夜。
郭沫若还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劲头。他读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讲五代十六国的历史课,其中很多胡人的名字很难记,有些同学略过一边,他却下决心要征服这个难题,约了一些好友躲进一间暗房苦读硬记,进行比赛,直到把里面的一字一句都背得滚瓜烂熟才走出屋。
之后,他读《史记》时也不贪图轻松、泛泛浏览,而是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甚至一些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地方,也大胆作出批注和校正。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65页
⑥华罗庚:特殊自学方法
年轻的华罗庚当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助理员时,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自学方法。
他在台灯下拿来一本书,对着书名考虑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他设想这个题目到自己手里,应该分作几章几节。有的地方他能够顺利解决,也有的地方会遇到困难。然后翻身下床,在灯下把疑难之处反复看几遍,深深地铭刻在脑子里。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两夜功夫就看完了。
华罗庚坚持运用这种自学方法,学问很快大大长进。不久,就被系主任熊庆来教授提拔为助教。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65页
⑦杨振宁:渗透性学****方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采用渗透性学****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的效率。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65页
⑧童第周:如饥似渇地苦读
少年时代的童第周,只读过几年私塾,以倒数第一的入学成绩,考取了宁波效实中学初三年级插班生。招来各种议论:“哼!牛尾巴上的苍蝇,早晩会被甩掉——不是留级,便是退学!”
童第周除了上课,便一头扎进图书馆里,如饥似渇地苦读。他并未被各种中外名著迷住,而是看准目标,查缺补漏,乘风破浪前进。晚上熄灯铃响过,他常常蹲在路灯底下,做几何作业,背诵外语,直至深夜。
期末几何考试,童第周得了100分,考试总评也名列前茅,由入学初全班“倒数第一”跃进到“正数第一”,令师生刮目相看,十分钦佩。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65页
⑨秦牧:“牛嚼”“鲸吞”读书法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 “牛嚼”与“鲸吞”相结合的方法。
什么叫“牛嚼”?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
什么叫“鲸吞”?他说,须鲸游动时大口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鲸的吃法。
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 “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