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某县五十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县五十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10/29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县五十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某县五十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发展规划范文大全某县五十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三篇文章”构建了“**工业经济走廊”—**县50年发展辉煌成就侧记驱车驶入位于**白族自治州西南边陲的**彝族自治县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核桃林,它像一块块绿玉点缀着山乡,那万绿丛中的点点白瓦房则风吹树摇中时隐时现,让人仿佛置身于山峦叠翠的绿色宝地。**古称“样备”,得名于境内漾濞江。自汉王朝在云南置郡县起,今漾濞县地先后为益州、永昌、云南各郡所属,唐初六诏称雄时为样备诏地,元朝分属永昌、蒙化二府,明、清大体沿袭元制,其间自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后在漾濞之地设样备、打牛坪两个土巡检司。1912年,以样备、打牛坪二巡检司故地及云龙、洱源的部分边远插花地为辖境设置漾濞县。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撤销并入大理市,1961年复置漾濞县。1985年改置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民风淳厚,土地广袤,山川秀美,资源富集,区位优势,她以“中国核桃之乡”、“核桃城”、“核桃生态园”、“核桃村”、“全国核桃质量第一”、“全国县级核桃人均占有量第一”著称于世。涛涛不息的漾濞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100819彝族为主体的各族儿女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9个乡镇(3镇6乡6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星星点点散落在这崇山峻岭、河流如织、阡陌纵横的1957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50年来,**彝族自治县各族人民沐浴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在漾濞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团结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彝县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呈现出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一50年里,彝县各族儿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只争朝夕,历届县委政府把发展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国民经济持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50年来,漾濞始终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抓基础设施,调产业结构,搞温饱工程,初步建立了以小水电、冶金、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以核桃、烤烟、优质肉畜为主的农业体系,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56年增18倍;工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42倍;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18倍;财政总收入比1956年增27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自治州成立以来的50年,是漾濞彝族自治县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56年增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00元。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市场经济观、非均衡发展的观念、农业产业化富民的观念、工业富县的观念、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主体的观念、形象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和讲团结讲大局讲稳定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