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辩论赛辩论战术
辩论赛辩论战术
基本的做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 并
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 其他队员立即跟上, 直到问
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恶 ”正:我想
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 ?如果您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 (前面反方说过教育使本恶的人性向善 ) 反: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 !曾子为什么说: “吾日三省吾身 ”呢? 这种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所导出的结论与本方
观点并不矛盾,在①例中,如果用顺水推舟法, 似乎可以这样说: 正:
所以我们才要考察法治是否有消除腐败的内在能力啊 !而腐败不断减少的趋势恰恰提供了一个证明。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呢 ?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方法更能体现 “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之兵家要义。
各执一词 在同一个论据上,双方各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例:
“当前妨碍大学生走向社会主要是自身素质问题,还是社会环境问题 ”
反:现在是 “孔雀东南飞,飞到广东来 ”,不就是因为广东水草丰美,环境优雅吗 ? 正:可也要是孔雀才能东南飞啊 ! 反:东南有梧桐,方有孔雀来。现在的问题是梧桐太少。 临场利用对方的论据时,会用到这种战术。
特殊情况 先举一个例子: “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正: 对方同
学怎么能把色情业、赌博业的弊端强加到旅游业的头上呢 ?这不是张三犯罪,李四坐牢吗 ? 反:如果李四是帮凶,当然也要坐牢。旅游业不是对色情业、 赌博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吗 ? 本来张三犯罪, 不该李四坐牢,可在李四是帮凶的特殊情况下,就不奇怪了。又例:
正: 这不等于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到水里去吗 ? 反:如果不下水又怎么能学会游泳呢 ? 能否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 关键是辩手自身
的素质。在这种战术中,常用的句式是 “如果 ,那么 ”
例:正:毛驴没有污染,可是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 反:毛驴就真的没有污染吗 ? 当对方第一句话是判断句, 第二句话是反问句时,本方应该先注意这句判断句是否成立, 这在辩论中属于 “盲点 ”,容易忽略。 这种战术在许多情况下属于诡辩,就象对方指着一个正方形说正方形与圆形是不同的, 而本方攻击说他指的根本不是一个标
准的正方形。所以上一例中正方可以这样反驳。 正: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不造成污染的东西, 但毛驴难道是因为有污染才不能走上高速公路吗 ? 这种战术要慎用。
回避在水平相当的辩论赛中,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回避: a) 对方的问题无法回答 ; b) 对方的问题回答后对本方很不利 ; c) 对方的问题与辩题无关。 回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就好象没有听到对方的
问题,直接提出本方问题。这种回避可以用,但痕迹过于明显。 ② 以一句话作为过渡。 当评委和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句话中, 就容易忘记本方已在脚底抹油了。 ③ 暗含讽刺的回避 当对方的提问不甚合理时,用这种战术效果较好。这类回答在特殊的语境下才有效,不要生搬硬套。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回答问题,回答后提出
本方问题。但是,如果回击很有力,可以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