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习生岗前培训
护理部 **
整理课件
欢迎同学们
整理课件
内容
一、医院简介
二、我院护理临床带教管理
三、实习前的准备
四、实习要求
五、实习安全
六、给实习同学的建议
整理课件
我院成立于1997假期满后,必须按时返回。
不论病假、事假均需延期补足请假时间。实习期间请假累计超过15天(住院除外)不给予办理实习鉴定。
整理课件
实习要求
5、服从医院护理部、科室的实习安排,遵照护理部和各科室的实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轮科实习,积极参加科室小讲课、护理查房等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公益(义诊)活动。
6、出科前考核:每一批实习生出科前,认真参加各科安排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科室存档。
整理课件
实习要求
7、转科前先作好自我鉴定,写好心得体会,提前3天交带教老师或护士长,科室在学生结束本科实习前1~2天进行鉴定,护士长在学生轮科前完成实习鉴定并交还同学带到下一科室。
8、实习生在本院实习期间,要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注意人身财物安全,一切人身、财物安全责任自负。
9、凡有违反以上要求者,情节严重者终止其在我院的临床实习、退回原学校。
整理课件
实习要求
工作时间:
白班8:00-12:00 14:30--18:00
(提前15分钟上班)
其余班次按各科室要求
夜班在值班室休息,下夜班提前到医院
到各科室实习时要知道带教老师和(或)护士长的电话号码,有急事与老师联络。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个人防护、职业安全)
实习阶段乃至整个护士生涯中,最最重要的是“安全”!
“人身安全”是第一!!!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做好“职业防护”,保护好病人,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一)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1、标准预防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一)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2、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①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②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③在任何情况下处理深层体液时必须戴手套。完成工作后应尽快脱去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套。④护理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医护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受到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及时处理污染的床单,以防病人皮肤、粘膜和衣服受到污染。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安放,及时置于固定的容器内,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在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应予隔离。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一)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3、加强教育,加深护士对医疗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的认识,掌握标准预防的概念和措施,并予以重视。
4、教育并纠正护士的不规范操作。不规范操作主要有: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清洗;将用过的针帽套回针头;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不及时处理用过的锐器等。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保证有充足的光线,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掌握医疗锐器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减少污物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二次污染。处理原则是: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内;对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具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禁止徒手接触污染的利器,手术中利器传递应用传递容器传递。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不安全行为
整理课件
实习安全
(一)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7、意外暴露后的处理
(1)皮肤意外接触血液或体液,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血液或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等,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从近心端至远心端,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