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doc

格式:doc   大小:4,93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3/5 文件大小:4.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深圳市社区建设为例
杨发祥
2012-8-28 15:20:19  来源:《学****与实践》(武汉)2008年6期第98~104页
  【作者简介】杨发祥,华东层民主、
扩大直选,深圳市从2006年开始适当调小居委会的范围。社区工作站方面,特区内4个区共设立了322个,宝安、龙岗两区分别设立了66个和57个,总数为445个。为进一步节约成本,同年9月,罗湖区将原有的115个社区工作站合并为83个社区工作站,全市现有社区工作站413个。社区工作站设立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社区体制格局,社区内的一些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社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关系、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居委会与集体股份公司的关系等,⑤ 这些关系的理顺,都得益于相应的制度创新,而社会工作在深圳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通过居企分离、议行分设和会站分离等三次制度创新,“强国家-强社会”的“盐田模式”初步显示出制度绩效与示范功能,从而在社区层面激活了和谐社会的细胞。⑥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公共服务对社区居民来说成为必需的消费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是深圳社区建设的重要亲民举措,也是其服务社群理念的彰显。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业,深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以公益性、福利性服务为核心,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社区服务呼叫系统为载体,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同时,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依法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组织、群体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志愿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实行项目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益;大力扶持社区公益性服务,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截止2007年3月,全市社区服务硬件设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见附表)。
  
  :社区安全建设
  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后者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现实困境”和“未来威胁”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与民生问题有关。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发“预期性的焦虑”。可见,民生问题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⑦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刑事案发率比较高。2003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高达192件,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9件)。近年来,刑事案发生率和立案数都有所下降,为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关指标,深圳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治安工作,并把社区治安建设作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市按照“一区(社区)两警”或“一区多警”模式,建立民警责任区,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形成群防群治。
  加强消防、安全生产的检查督促,也是安民举措的重要内容。深圳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组建了社区义务消防队伍,配备了机动消防工具,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消防管理制度,并组织人力对社区的经营生产单位和住宅楼宅等进行半年一次的全
面检查,对社区中存在的消防、生产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社区无火灾事故、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此外,对社会矛盾的妥善处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营建安全社区环境的重要内容。福田区通过发挥社区调委会的作用,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有效地掌握和化解(萌芽期的)群众矛盾,民事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100%,促进了群众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盐田区建立健全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化解。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体现一种终极关怀。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⑧ 营造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环境,是深圳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方便广大社区居民,深圳市通过社区服务配套、公共服务进社区和深港半小时生活圈的构建,使便民举措有声有色。
  首先,在社区配套服务建设上,深圳市通过鼓励发展社区经营性服务,促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发展,新建居住区按住宅面积的一定比例,设置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日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和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