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马天宇别样夜上海|马天宇夜上海单曲碟
华灯初上,今夜的上海没有响起好听的上海Iazz。相反,入耳的是英伦流行摇滚感的《夜上海》,带你进入新青年对生活的迷惘以及对志向的美妙憧憬与潇洒心境。 看一看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听一听关于她的歌……时间跑得快,人们也飞一般烙下不同年头的上海。上海夜,夜上海。从蔡琴到张一白到金子再到马天宇,从音乐到电影到小说再到音乐。不同的艺术形式描述着不同样式的上海,从一个时代剪影跳向另一个时代剪影,如今迎来了属于80后的《夜上海》。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当时闻名的“百乐门”舞厅享有盛名,那里承载着许多艺术形式中的上海形象。被称为“海派文化”的上海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根底上,与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叉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夜上海,随着蔡琴优雅消沉的歌声写进历史,写进人们对老上海的回忆,那一同进入记忆中的还有风华绝代的交际花白玉薇的生活。 如今,到来的是一个80后时代的夜上海,马天宇歌声中夹带着英伦流行风的清爽感觉扑面而来。故事有别于纸醉金迷白玉薇的悲欢离合,有别于林夕和水岛甜蜜的爱情偶遇,同样源于上海街头小人物的生活,描写了一个游子眼中的上海。同一条街,两对情侣,一边剧烈争吵,一边卿卿我我。极大的反差刺激了同样冲突且谜茫的80后歌手,对于生活的期盼与无奈,对于爱情的憧憬与受伤。不仅唱出“故事刚刚起先,有人却要放弃,有人拼死接着,而我要去哪里才遇见华蜜。”同样反映夜上海,管中窥豹,可见一斑。80后的夜上海是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份情感。 有人形容上海是个白领小资情调十足的城市;有人说夜上海是个风情万种、千娇百媚的女人;还有人说上海的精华是在于一种现代怀旧心情。听着马天宇版本《夜上海》并没有听出上海味道,更没有心中夜上海的形象。原来舒缓而略带苦涩的歌曲、迷幻中散发着淡淡的悲伤的干净小生马天宇,启用英伦流行摇滚感觉令这首曲子给予夜上海新的概念。借用一句西方谚语,山寨一把,“一百零一个眼中就有一百零一个夜上海”。这或许是同质化了的城市带给人们的新的感觉。 相反,没有在音乐和歌词中表达的老上海元素走上了封面,复古设计,洋溢着浓浓的老上海特色。选用老式美术设计,马天宇坦言是想通过一种怀旧的手法来传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