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宁国导游词宁国导游词篇一:宁国千秋畲族风景区导游词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来宾,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千秋畲族文化园观光旅游,在此我代表热情好客的畲族人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以及最衷心的感谢!我姓×,是景区的导游,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解说园区内的每个景点,大家在游览中如有不解之处,可随时问我,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你们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最后,衷心祝愿每位朋友在我们畲族文化园度过一段美好而愉快的时光。谢谢!畲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到达我们畲村的时候,我们畲族的姑娘都会用本民族最崇高的礼节来欢迎各位。看,前面就是我们畲族姑娘,她们将伴着山歌,献上香甜的米酒,以表达对朋友们的热情欢迎,(我们姑娘唱的是敬酒歌,手上端的是我们畲民自家酿造的米酒,大家一定要品尝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边有四根柱子,柱子上面分别雕刻的麒麟和凤凰,因为他们分别是我们畲族的图腾,我们的祖先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像麒麟那样勇猛和凤凰那样漂亮美丽。柱子的顶端还有四个大字,分别是我们畲族的四大姓氏,盘,蓝,雷,钟,关于这四大姓氏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始祖龙麒卫国有功,高辛帝赐自己第三个公主给龙麒,后来生有三男一女,高辛帝看见大儿子是用盘子装的,便赐姓为盘,取名自能,二儿子是用菜篮装的,便赐姓为蓝,取名光辉,高辛帝正准备给第三个儿子取名的时候,天空忽然雷声响,便赐姓为雷,取名巨佑,女儿取名为淑玉,后来招了个女婿姓钟,名志琛,所以说姓钟的以前是我们畲族的女婿)这边是我们畲族风情广场,每当有什么重大的节日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千秋畲族村位于著名景区西天目的脚下,属于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东南面于浙江临安市横路乡接壤,下辖十二个村民组,总人口一千二百人左右,其中畲族人口八百六十人左右,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是我省唯一的畲族村,全村面积九点七平方公里,千秋村气候宜人,地肥物阜,资源丰富,有养分丰富的兰花石,境内的千秋关历史悠久,千秋关,古名千秋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五代时,后梁与吴越曾大战于此,当时,附近尚有铜陵,孔夫,豪堑,白沙等关,千秋关上原有,指探洞,点将台,炮台,战壕,跑马槽等军事设施。1981年,千秋关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88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畲族是个能歌能歌善舞的民族,下面我们畲族姑娘将为大家带来迎宾舞,大家可以找个合适的位置观看。我们畲族与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隋唐之际,就已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交界的山区,随后迁徙到浙江,贵州安徽等地,畲族的畲原是火种田的意思,早先用了刀耕火种的耕作之法,这样勤劳的人民,被称为畲民。我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是一个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为媒的民族,崇拜祖宗教总人口在七十一万左右,三月三和九月九分别是我们畲族最重大的节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举行畲族歌会,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捻果充饥而食,而军威大振,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军官胜利喜悦,每年三月三都外出踏青,采摘乌捻叶,热乌米饭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九月九为畲民庆祝丰收的节日。这里就是我们畲族酿酒的酒坊,畲族的红酒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酒红,又称美女蛇,口感非常好,但是后劲很足,我们餐饮和客房就是以这红酒命名的。畲民依山而居,常年开山种地,身体劳累,需饮酒解乏,畲民又热情好客,但凡来客,必请客人饮上一杯清香宜人,甘甜可口的美酒,因此畲民先祖总结云梯当地酿红酒的经验,结合畲家传统工艺酿造出了风味独特的红曲酒。[讲解壁画]我们可以看到这边石碑上面写着三十六间,我们千秋村又称三十六间,相传是古代一位姓许的人士所建造,房屋从入门开始不用出门便可以走完所有的房间,由此可见,当时房屋设计建造水平之精妙,当时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宁国地区逐渐慌败,畲族的祖先先后从浙江迁至到这里,发现了三十六间房,当时这边发瘟疫,因此房子里面都没有人了,畲族人民就在此定居了。这排围墙上绘画的是畲民们劳动生活场景及使用的一些生产工具,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畲族人民是多么的勤劳、朴实。下面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畲族古民居,是三个不同时期的房子,这里是聚贤堂。第一栋房子是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中间这栋是七八十年代的房子,至于最外面这间就是九十年代后的房子。【里面的稻桶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边就是我们漂流的上码头了,右手边有个瀑布,水都是从水库下来的,我们两边的上都是山核桃树,所以说我们这边的基本收入就是靠山核桃和早笋。沿着这条路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山上都是成梯田状。畲民初到宁国时,人少势弱,好山好田不可得,只能退居环境恶劣的山岭中,他们不畏艰辛,将山坡开辟成美丽的梯田,据说;钟家有梯田几十块,某天终于插秧完毕,收工前他反复数了数梯田,可怎么就是少了一块,无奈只好准备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