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汽车空调实训报告
汽车空调系统实验报告
车辆2
陈树郁
201131150501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并理解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熟悉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路线;
掌握对空调系统的操作以及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负压值高于l00kpa;
④ 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其低压侧表针在10分钟内不得有明显回升。若无, 则可向系统内充注制冷剂;若有,就应向系统内充入少量制冷剂进行查找、检修泄漏点,并重新抽真空。
制冷剂加注步骤
将压力表黄色软管接头从真空泵上接到倒的制冷剂钢瓶接口上;
拧开压力表高压手动阀,向系统中加入液态制冷剂,直到规定量;若不能加注到规定量,可按步骤b补充。
注:加注液态制冷剂时,不可拧开低压手动阀,以防产生液击;不能启动空调,以防制冷剂倒灌入钢瓶中产生危险。
加注气态制冷剂
① 将压力表中黄色软管接头从真空泵上接到正立的制冷剂钢瓶接口上; ② 拧开钢瓶阀门,拧松压力表黄色软管螺母,直到有制冷剂气体外泄约2-3 秒钟,然后拧紧螺母; ③ 拧开压力表低压手动阀,向系统中加入气态制冷剂,当系统压力高于 ,关闭低压阀; ④ 启动发动机,同时启动空调且置最大制冷工况档; ⑤ 再打开低压手动阀,让制冷剂吸入系统,直到规定量。 需注意的是补充制冷剂,可用压力表和视液镜观查法来确定制冷剂是否足量。
2、空调泄露点的查找
直接查找有油污的地方,若过于隐蔽也可把洗洁精水涂抹在管道上,有气泡冒出的地方即为泄露点;
用试灯法检测,若火苗呈绿色则灯接近处即为泄露点;
电子检测法检测,将探头伸到可疑泄露处,若有冷媒泄露则在显示屏上有显示,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灵敏度;
荧光法检测泄漏量很小的泄露点。
六、 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对空调的组成零部件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在实验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对空调的工作原理、检测与维护的知识得到进一 步的提升;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冷媒发生的变化:
压缩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
冷凝器:将高压制冷剂蒸汽冷凝成中温高压液体(注:从冷凝器中出来的为液态冷媒,流经干燥瓶吸收了多余的水分)
蒸发器: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4. 通过学习解决了之前在4s店实习中遇到汽车空调蒸发器至压缩机空气入口 之间的低压管路结霜的问题,结合课堂上的知识,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a) 管道堵塞 b) 鼓风机不运转 c) 干燥瓶不起做用 d) 温度传感器失效篇二:汽车空调实验报告
汽车空调
实 验 报 告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实 验 一 报 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成绩: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
1
实 验 二 报 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成绩: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结论或总结:篇三:2011年秋《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实训总结
2011年秋《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实训总结
《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这门课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职业技能课。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提高,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配置,由于在空调系统中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其在轿车上的广泛应用,故空调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其控制部分的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好多中高挡轿车上已装有微机控制的自动空调系统。为适应《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这门课是为了满足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教学的需要,使广大汽车维修人员以及大专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汽车空调的原理和维修技能。
这个学期,我通过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拆装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到达了实训基本目的。首先是让学生了解、复习理论知识。熟悉空调拆装的基本操作方法,接着是空调拆装的实际操作
,有了理论学习的基础,操作变的简单易懂,保证在一次的实训,学生便可独力完成部分简单的实践操作,随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