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1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方法.docx

上传人:lu2yuwb 2022/3/6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及检验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
关于质量验收
建筑是有生命的,如果说建筑设计代表 “他〞的外形,结构设计代表“他〞的骨架,那么我们工程人所掌控的质量平安,就一定是代表 “他〞的身体素质了。
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连接:
主控工程
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标准?JG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标准?JGJ107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标准?JGJ107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
钢筋安装:
在同一检查批内,对梁、柱和独立根底,应抽查构建数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建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预应力分项工程
制作与安装:
主控工程
1、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张拉和放张:
主控工程
1、抗压强度应符合配套锚固产品技术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且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2、对采用消除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作为预应力筋的先张法构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3、对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4、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的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检验方法: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
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
原材料:
主控工程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粘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2、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GB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水泥、外加剂进厂检验,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同一品种、统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均一次检验合格。
混凝土施工:
主控工程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³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³时,每200m³不得少于一次

,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2、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混凝土养护记录
外观质量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连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