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doc

上传人:妙玉 2022/3/6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旧体诗词格律入门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文/凇水浮云 一、诗的分类 诗可分为“现代诗”与“旧体诗”两大类。现代诗又称为“新体新”,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旧体诗是与新体诗相对而言的。旧体诗又分为“古体诗”与“近旧体诗词格律入门
旧体诗词格律入门文/凇水浮云 一、诗的分类 诗可分为“现代诗”与“旧体诗”两大类。现代诗又称为“新体新”,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旧体诗是与新体诗相对而言的。旧体诗又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因为“格律”形成于唐代,因此唐人称当时符合格律的诗为近体诗,以前那些不符合格律的诗(如楚辞、汉乐府诗等)为古体诗,被称之为“古风”,我们至今一直延用这种叫法。格律诗,又分为五言、七言和四句八句。四句的称为“绝句”,八句的称为“律诗”。这样又可分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符合格律的诗,称为“格律诗”。词,不存在“格律词”一说,如果填词,必须符合词谱的要求。词,形成于隋唐(当时称为“诗余”或“长短句”),兴于宋代,这是在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诗是词的基础,不懂写诗,就根本不能谈上填词。诗里最难学****和掌握的就是“近体诗(格律诗)”,但最美之处也隐藏在这里。 二、格律诗的基本概念 1、格:就是指格式,如诗的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对仗等等;词,按词牌要求的字数、句数、阕数、每句字数、领字、叠字、对仗等等。2、律:是声调在句子中、诗中的规律,也就是“平仄”的分布规律(既“平仄格式”,相当于“平仄谱”),是约定俗成的,配以韵,读起来有声律(称为“韵律”)之美。中国古代声律: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 声:指发声,也就是指发声的调式,分四种,称“四声”。 声的区别,古今不同,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今按标准的普通话,分“阴阳上(shǎng)去”四声。 什么是平仄:平仄就是对四声的划分,将四声分为“平声”和“仄声”。具体的划分为:(1)古音:平(包括阴平、阳平)为“平”,“上、去、入”为仄。入声字如:白、菊、足、国、接、别等等。《平水韵》里平声分“上平”与“下平”,这是指刊行时书的上下册,对字的划分没有关系。(2)今音:“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也就是说:“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例:妈、麻、马、骂妈mā、麻má为平声,马mǎ、骂mà为仄声。 3、韵:简单理解,尾音相同,用在诗句结尾韵脚上的字,用现代普通话来说,就是韵母。古音写诗按《平水韵》(由宋末平水人刘渊刊行),填词按《词林正韵》(清代的戈载编),不能违背韵书的规定。《词林正韵》实际上也是平水韵,只是将其中的一部分韵部进行了合并。如《平水韵》中的一东、二冬,在《词林正韵》中就进行了合并,也就是说,“东”和“冬”,在填词时可作为同韵部的字使用,而在诗中是不可以的。今音写诗填词按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以新华字典为准。字典是字读音的标准“法典”, 但是字典不是韵书,字典是以声母划字,韵书是以韵母划字。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已公布了“中华新韵”,是以汉语拼音的韵母相同为划分,但有些发音相近的,可以进行合并(如:o、e 合并,i、ü合并,eng、ong合并等)。律诗是隔句用韵,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