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琴主要的乐音有哪三种 [在古琴乐音中沉醉 ]
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市中心商业街市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晚风吹来尚有凉意, 随一群人沿着和平门全聚德门前信步向南, 折进一条巷子里,不经意间进了正乙祠古戏楼的门, 胄和文人雅士们指下的 “阳春白雪 ”。
“曲高 ”往往 “和寡 ”,对于每日忙碌于生计的现代人,特别是听惯
了重金属摇滚的年轻人, 这古琴悠扬飘渺的音韵听来显得陌生、 遥远,不易体味其中的美妙。
传承需要普及,欣赏更需要接受,而且是在愉悦中接受,在懂得中学会欣赏。
古琴音乐会的策划者杨浪、 黄文懿均是个中高手。 他们一位是资深媒体人、著名作家,一位是文一琴舍馆长、 师从古琴大师的演奏家,前者深谙大众传播之学, 后者通晓古琴精妙之处。 经他们之手包装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古琴音乐会《怡心琴韵》 ,不是故作姿态的蓄意清高,也不做门可罗雀的孤芳自赏,它不仅是由著名古琴 “虞山吴派 ”吴文光大师弟子汇聚、 特邀著名古琴大师徐元白嫡孙、 杭州浙派琴家徐君跃专程赴京演出的琴曲雅集, 更是一次全面接近琴学知识的生动课堂,还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典雅音乐会。 每场演出都由身穿华服的杨浪亲自担当主持人,他以舒缓而亲切的声音将乍一看诘屈聱牙的古琴典籍娓娓道来,他的讲解既通俗易懂,又意趣横生。 《广陵散》在创作时如何暗藏僭越隐喻的?从不记录节奏的琴谱究竟是如何被琴人诠释的?被称之为 “怪符 ”的减字谱是如何记录乐谱的?一个个饶有趣
味的问题配合多媒体互动在演出期间被一一解答; 同时,盈满整面舞
台的《伯牙鼓琴图》《潇湘图卷》等多幅故宫数字藏画,与主题环环
紧扣,令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沉香缭绕的 “吴派、浙派琴音中收获到更多琴学知识,拉近了古琴与自身的距离。
一边品赏精致高雅的天籁之音,一边聆听意趣横生的通俗解读,
一边观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图示, 让座中许多观众大呼 “过瘾 ”。“不是
我卖关子,我也是刚知道。你知道这是什么谱子吗? ”首场演出一结
束,网友 “烟斗老曼 ”便发了条微博,配图上正是《怡心琴韵》中多媒
体播放的一幅造型奇特的减字谱。首轮演出现场,少长咸集、高朋满
座,二百余座的老剧场中座无虚席, 更有不少家长是带着孩子来接受
美育教育的,他们坦言 “正是看中了此次演出细致全面的内容讲解和
古典雅致的表演氛围 ”。面对观众的意外爆棚,担当古琴音乐会讲解
的主持人杨浪显得十分兴奋: “本以为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却没想到
来了这么多观众 ”,然而随后其又面露愁色, 因为观众太多,满场加座,
他候场时只得 “委屈 ”地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欣赏曲目。
人们常說 “知音难觅 ”,寻觅也是培育。高贵典雅的天籁之音要觅得广泛的大众知音, 既要放下 “架子 ”,让今人听得懂, 又要不失本色,让现代人在沉静的古乐中读懂古人所追求的意境,受到陶冶。
古戏楼的前世今生
据传,古琴雅集音乐会选在百年古戏楼上演也独有深意。 正乙祠
戏楼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 也是中国最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
纯木结构戏楼。正乙祠戏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年),重修于
康熙五十一年, 是中国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