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人物速写(八章).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物速写(八章).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1/1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物速写(八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人物速写(八章)1潞潞诗写作于我,犹如久前放弃却不能释怀的女子。我早年****诗,那时已接触同母校的师兄、诗人潞潞的复印稿诗作。印象中还曾与同学一起,请他去学校做讲座,渐有机会登门请教。他认真、严肃而且沉默。后来有人告诉我:见了潞潞你不要吭气,他就憋不住了,会主动找话来说。当时他看我诗稿,所说的尖刻而中肯的话言犹在耳。其中一条是:写作要拒绝流行语。此外,还有关于现代汉语与古典汉语对接的问题,如此等等。后来有次见面,聊起以往,他很诚恳地说年轻时不知人情世故,如何如何。我心里想,你就是那样人,难道会改变吗?哈哈。再说了朋友相处日久见人心,讲这些又何必。我应该承认,年少时自潞潞处所得的批评,我多少年来一直受益。尽管我已在实际意义上放弃诗写作,但自潞潞及其作品而得的启示,仍然延展在我的他类作品中。我其实欣赏他的认真:对写作的认真,和对沉迷于写作中的人的认真。于我,当谈到写作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尖刻,固执。每遇到初学者请教,而我自其****作中看不到足够的亮点时,我的话又何其冷漠。我在想,写作艰辛又没钱赚,走在这条路上却又气力不逮的人,应该赶紧改道易辙啊。那样完全可以活得更好。不是吗?潞潞的诗作,我读了多年。我的藏书以古籍和西方作家作品居绝大多数,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奇少,但潞潞所有的诗集我基本都有,且摆在顺2手易取的位置。从《肩的雕塑》《携带的花园》《一行墨水》,一直到《潞潞无题诗》的两个版本,第二个版本是由我的朋友王明自设计、另一个朋友唐晋所绘的插画。这些书中,有一些被朋友借走,似乎没有归还的迹象了。下次见到潞潞,我希望能有机会向他讨要我所没有的他的诗集。有一年在太原的超限书店碰巧见有售《携带的花园》,喜出望外,一气购了十册送朋友。近日与大学好友、同学,在二外传道授业的李瑞卿博士微信聊起,他说想读潞潞的无题诗。我向潞潞要到一册寄去。我想,我同学是很开心的。好的书,应该遇到真正的知音。当然,若有潞潞其他诗集就更好了。土地舒适地从东到西疏松过了结出丰满的穗人们仰卧着安详睡去渐渐身上落满麦粒这是我自记忆中默出来的潞潞诗句,不知是否有误。它应该来自《携带的花园》一书。大学三年级时下乡去原平搞社教半年,在冬天的寒冷和寂寞中,我常常围着火炉默诵诗句。窗外是彻夜呼啸的北风。我身边放着三册书,李商隐、李贺诗集,另一册便是潞潞的《携带的花园》。荒败的村落无书可读,离开村子时,这三册书我基本背了下来。3他越来越快,在镜子般的急转弯道上传来碎裂的刹车声又一年,我在潞潞的无题诗中读到很危险的情绪,这种感觉我似曾相识。我对朋友说,潞潞是否遇到什么问题了?后来得知,他当时正为情感危机所困扰。潞潞的诗作坚实,内敛,有着石头一般的外表的光滑坚硬和内部的黑暗;敏锐,准确到精确。他后来的无题诗,密度大到让读者有被挤压感。而在我看来,内敛是晋人共性。起码从我始终关注的作家潞潞、吕新到唐晋,都无不如此。他们不善于或不屑于去猎取声名,只是埋头沉浸于个人营造的艺术氛围中去。而我以为,就目前看来,在中国当代诗坛,潞潞所得的评价远远小于他的诗艺水准。潞潞是略带贵族气息的人,优雅,追求完美,也许是对诗艺的追求延伸到个人生命中去的结果。坊间流传青年时代落拓的潞潞形象。他去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也必给服务生小费,然后大深夜顶着寒风步行十里地回家,因为口袋里没钱打车了。很少见潞潞以超出平时声音的分贝说话。从未见过他高声大笑。他始终那样温和而低调。在文友圈里,他是几乎不饮酒不吸烟的一人。有时我会对潞潞有不满。比如某年我参评某奖潞潞是评委,潞潞说玄武呀,我非常为难,好多的朋友……我说,你放心我没问题,你若的确有困难我不会有意见的,我也做过评委也遇过类似问题。4潞潞果然没有投我的票,只是事后短信祝贺。我发短信说,以后我不会参评了。这种评奖的事,让人难堪之极。我的小小的腹诽是:我相信潞潞的文学鉴赏水准,他不会认为我的作品,差到不入前三名。但是他居然不投我。或者他相信我的确不会怪罪他?我感到释然的是:这毕竟只是些许小事,于我无谓。而潞潞,他不会像有些人那样阳奉阴违、表里不一,他将事情明晃晃摆出来。我仍然认可他是一位可交的诚朴君子。2唐晋关于唐晋的长篇小说《玄奘》: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却籍籍无名。相形之下,籍籍无名更增添了作品的高度。我为与作者同居一城且兼为友人而感到荣幸。在阅读中,作者以想象构筑的宏伟空间,令我深受震撼。作品同时有着繁复的精巧――虽然我个人写作并不尚精巧,而偏爱粗粝的质感和力度,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对繁复和精巧的关注。同样,我偏爱两种作品,一种犀利切入现实,有着镣铐撞击***的令人胆寒的声响;一种想象飞举,真正的读者一旦进入阅读,便立刻沉醉于作品营建的高度自由的艺术境界中。《玄奘》属于后者。现在基本没有人这样写作了。唐晋称《玄奘》这部书为小说。但这样的小说作品不被重视,则几乎让我产生对当世所谓小5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