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北京“睡城”醒来.doc

格式:doc   大小:12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睡城”醒来.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1/1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睡城”醒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北京“睡城”醒来被称为“睡城”的通州,是在7月11日傍晚还没来得及入睡的时分被正式叫醒的。当晚6点30分,王府井、东直门等北京繁华地区的户外大屏幕,开始直播北京卫视《北京新闻》。年轻的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报了头条新闻:“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长达11分55秒的新闻,动情地转述了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和他的同事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当前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并告诉人们,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其中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显然,北京市打算用最快的时间,唤醒通州这座“睡城”,并迎接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决定7月11日晚上8点,通州本地资讯博主“通州小兵”运营人员王志锐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通州将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消息后,后台瞬间收到无数个回复,最多的是质疑声,“这是真的吗?”周六正在休息的他们,显然错过了1个多小时前官方发布的新闻,而“通州升级为副中心”的消息已经风传了10年,其间有过各种提法,但从来没有过定论。22005年,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出台,提出重点发展通州、顺义、亦庄3个新城。规划专家当时曾建议在通州建设新的中央行政办公区,打造北京的“副中心”。也是从那时起,在网上自称“通州府尹”的陈柱注意到,每过一段时间,都能在通州一些论坛上看到类似的信息。他称之为“月经帖”。2008年通州房价暴涨时,已经很少有人相信通州会成为副中心了。“我们当时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嗤之以鼻。”陈柱告诉《博客天下》。2012年,北京市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将通州打造为城市副中心。这一年,陈柱把房子换到了运河地区,但他买房不是因为政府的表态,只是因为价格,100平方米的房子只需要150万元。当时,那里没有大型超市、没有地铁站、没有任何公共设施,价格几乎是唯一优势。利用这个优势,他才说服了所有家人。但劣势也显而易见。7月15日晚7点40分,陈柱终于在通州九棵树地区与记者相见,他是6点离开中关村的办公室的。事实上,九棵树还不是他每天下班的终点,再乘坐40分钟的公交车,他才能回到运河边上的家。第二天早上7点,他需要赶到地铁6号线的倒数第四站北运河西站,坐16站到平安里站,然后换乘4号线,用力挤上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地铁,随乌泱乌泱的人群在第8站下车,到达就业高地中关村。他放弃了开车,因为40公里的路程同样将耗费两个小时。这样斜跨北京城的通勤,如今根本算不上新闻。3在这座2000多万人口居住的城市里,近300万人需要跨区工作。根据201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布的资料,住在通州、需要跨区工作的人口约105万。陈柱不过是105万分之一。他们在论坛上戏称通州为“通利福尼亚”,称梨园站为“壮士站”,称九棵树地铁站为“烈士站”,八通线与地铁1号线的换乘车站四惠站则被喻为“恩怨解决站”。在网络中,这是普通通州人对自己常态生活的调侃,在现实中,他们不得不每天被上下班的潮汐挤压掉生命中的4个小时。但这没有影响陈柱等人对通州的热爱,在微博上,他取名为“通州府尹”以显示对通州的感情。6月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将整体搬迁至通州,具体地点在6号线附近,2017年前完成搬迁工作”的消息,再度在网络、民众间大肆传播。6月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传言由来已久,网络传言不可信,具体消息需以权威部门正式发布为准。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则均表示,未接到有关消息。没有承认,似乎也没有否认,再加上2014年3月有媒体曝出“河北保定将成为行政副中心”的消息很快被证伪,陈柱觉得,这次传出来的消息“仍旧是个烟幕弹”。但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知道,这一次通州的未来定位不再云山雾4绕。作为北京新城规划的参与者,他和他的伙伴们一直致力于唤醒通州这座“睡城”。“这次能够聚焦通州,也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他告诉《博客天下》。弯路在赵弘眼里,由于对城市化规律把握有限,北京的城市规划走了不少弯路。“没有认识到位”是他提及北京的城市规划时,反复用到的一句话。《博客天下》查阅通州地方志发现,1986年11月1日,北京大学通州卫星城调研组、通县人民政府运河旅游区调研组曾召开“通州卫星城及运河旅游区调查研究汇报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及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会议。1年后,北京市确定通州镇为北京市卫星城。1993年国务院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提出建设10个边缘集团和包括通州在内的14个卫星城。这在赵弘看来,“不是方向错了,而是没有找到关键之处”。建设卫星城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卫星城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大概是30~70公里的空间范围;第二,通道,为避免拥堵,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