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68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2/3/7 文件大小:7.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别离法
实验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2、贴附法
〔1〕、将接种针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将接种针迅速插入斜面培养基的中间位置,使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到试管壁上,再用接种针勾取香菇小片刚破膜的成熟菌褶,贴附于斜面相对应的试管相对应的试管内壁上,并使试管斜面朝上,平放在培养箱内,12—24h后,在试管斜面上就落下许多孢子。
〔2〕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将贴附在试管壁上的菌褶取出
〔3〕将试管放入25℃温箱中培养1—2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选菌丝纯洁、粗壮、生长旺盛的试管进行保存并作出菇实验。
3、悬钩法
〔1〕、在350ml容积的三角瓶内,装入50ml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瓶口处垂挂一根“S”形的铁丝钩,塞上棉塞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在将三角瓶放入30℃培养箱中培养2—3天,使培养基外表的冷凝水蒸发,备用
〔2〕将银耳或木耳的新鲜子实体在无菌水中洗涤3次
〔3〕在无菌室内用灭菌滤纸将耳片上的水吸干,如耳片过大,可用灭菌刀片切去一部分,然后将耳片悬钩在“S”形钩子上,子实体面朝下放入三角瓶内,将耳片离培养基2—3cm,勿使耳片碰到三角瓶壁,并将三角瓶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在18—25℃下放置12—20h,即将有很多孢子散落在培养基外表上。
〔4〕取出耳片,将三角瓶至于28—30℃的恒温箱,待孢子萌发后,将萌发的孢子带着培养基块移入新的试管斜面培养基内,继续进行培养,待长出纯洁、洁白的菌丝后即视为别离成功。
3
注意事项
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3、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污染袋要及时检查出处理掉。经过30—4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使用。假设菌袋内长出原基,说明菌种已经老化。假设有黄、绿、黑等杂色斑点或连成片时,说明菌种已经污染,不可使用。
4、菌种的选择:优质菌种是决定栽培产量的主要因素。 菌种选择不当会严重影响产量。一般选择外观为白色的菌种。如有其它真菌污染, 从菌种外观上可看到其它颜色的菌落。正常的原种和栽培种在生长中和长满时都应色泽鲜亮、上下一致、洁白、而不应灰暗苍白。如果一瓶( 袋) 菌种, 上下色泽不一致, 特别是上部灰暗时, 应剔除不用。
5、优质的栽培材料和良好的栽培环境:原料是提供食用菌发菌和出菇的物质条件。不管利用什么原料, 都必须严格掌握质量, 其中生料和发酵料尤为重要。基本要求是: 原料新鲜、干净、无霉变, 没有因潮湿而产生的结块。播种前和栽培管理中后期, 必须对栽培场所进行认真的清洁和消毒。
6、发菌管理
〔1〕用菌袋栽培, 一般发菌速度较慢, 采用通气发菌的方法, 可提前10~ 15 天长满菌袋。具体方法如下。袋料适中。栽培料袋要松紧适中, 太实菌丝生长慢;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