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

上传人:Seiryu 2022/3/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模块一 教育基础
1 教育的涵义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
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2(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23(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丰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口发展状况;(4)民族文化传统;(5)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25(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6现代学制的类型
由于各国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是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27壬寅学制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由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以日本的
为蓝本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正式公布,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文件,时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公布却并未付诸实施,成为新学制的先声。 28癸卯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颁布执行,时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29、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30(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专书《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还强调学****与思考相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家。墨翟为墨家的代表人 е 鳌?
35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36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制度。
3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原则、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8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选题、文献综述、选择研究方法、对变量进行分析、选择被试、制定研究方案、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39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行动研
究法。
40(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41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群体与个体的统一性。
4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学科知识素养、广泛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4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遵守职业道德;(2)拓展专业知识;(3)提升专业能力;(4)建构专业人格;(5)形成专业思想;(6)发展专业自我。
4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4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冯特;代表人物;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认 为心理学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心理的机能作用。(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代表人物:霍尔特、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5)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荣格、阿德勒。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张心理学应该
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人自身潜能的发展。